2026年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历史的回音与未来的叩问
创始人
2025-11-24 15:02:49
0

2026年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历史的回音与未来的叩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受阅官兵的步伐既踏响历史的回音,也叩问前行的道路。它让我们在庄严仪式中,重温“我们从何处来”,也深思“我们向何处去”。

材料二:

有评论指出,在历史与未来的交响中,我们更需要一种“双向叩问”的智慧:既要能从宏大的历史叙事里汲取精神定力,也要能将未来的远景蓝图,转化为当下具体行动的内生动力。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本题旨在引导考生思考如何以“双向叩问”的智慧,连接“历史”与“未来”,并最终将思考落脚于“当下”的行动与担当。

材料中,历史的回音(我们从何处来)指民族的历史记忆、精神传承(如抗战精神中的爱国、团结、牺牲、自强)和文化根基。这是身份的来源和精神的“定盘星”。未来的道路(我们向何处去)指国家发展的远景目标、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以及个人与社会的理想蓝图。这是行动的“导航仪”。双向叩问的智慧,这是文章的思辨核心与方法论。如历史叩问未来与当下:要求我们思考如何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定力和方法,用以审视未来、指导当下的行动。未来叩问历史与当下:要求我们思考如何用未来的目标反观历史的价值,并激发改变现状、立即行动的紧迫感和内生动力。同时,需注意当下具体行动,这是全文的必然落脚点,所有对历史与未来的思考,必须最终指向“我”或“我们这一代青年”现在应如何思考、如何行动。

写作时,可以从基础角度出发,分别论述铭记历史与展望未来的重要性,并谈及青年要努力学习、为国奋斗。可以从进阶角度思考,阐释“双向叩问”的内涵,论述历史是未来的基石,未来是历史的方向,二者共同作用于当下,青年应主动承接这一使命。更可以从高远角度思索,将“双向叩问”内化为一种思维方式和人生哲学,不仅谈国家民族,也可谈个人成长;不仅谈宏大叙事,也谈具体领域(如科技、文化、生态)中如何承前启后,体现出强烈的代入感和深刻的现实洞察。

立意:

1.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审视未来,指导当下。

2.以“双向叩问”承前启后,勇担时代使命。

3.回望历史,是走向未来的精神根基。

4.展望未来,是铭记历史的最终落点。

【佳作赏析】:历史的回音,未来的旋律

站在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的广场上,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条历史的长河。受阅官兵的步伐,既是历史的回音,也是对未来的叩问。在这庄严的仪式中,我不禁深思: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向何处去?

历史的长河浩荡流过,每一个浪花都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和教训。我想起了那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抗战,那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国家的胜利。他们的事迹,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在这宏大的历史叙事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定力。那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精神,是我们从困境中站起来,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正如一位老战士所说:“我们不是从胜利走向胜利,而是从胜利走向更伟大的胜利。”

然而,历史并不是一座固定的灯塔,它需要我们在前行中不断探索、创新。在历史与未来的交响中,我们需要一种“双向叩问”的智慧。

这让我想起了小明,他是一名城市规划师。他告诉我,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要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他不仅要考虑到城市的历史文脉,还要结合未来发展的趋势,规划出一个既保留历史风貌,又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城市。这种工作,就像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航向,既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又要尊重历史的记忆。

我曾问小明,这样辛苦的工作有什么意义?他微笑着说:“意义就在于此,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城市在历史的长河中更加光彩照人,让未来的人们能够在这个城市中找到自己的根。”

这样的对话让我深思。历史的回音,不仅是过去的声音,更是未来前进的号角。我们需要在历史的回声中汲取智慧,将这份智慧转化为推动我们向前的动力。

我记得,在我家乡的小镇上,有一座古老的石桥。它见证了几代人的走过,也承载着无数人的回忆。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石桥变得破旧不堪。当地政府决定重建这座石桥,他们请来了一位建筑师,他不仅保留了石桥的历史风貌,还在桥的设计中融入了现代元素。

新的石桥重建后,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它不再只是一个交通工具,更成为了小镇的一个文化符号。这座石桥的重建,正是对“双向叩问”智慧的生动诠释。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名行者。我们需要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对未来的憧憬,勇敢地迈出每一步。让我们在历史的回声中找到前行的力量,在未来的旋律中创造新的辉煌。这样,当我们回首往事时,才能骄傲地说,我们不仅走过了,还留下了属于我们的印记。

【佳作赏析】:历史的回音与未来的叩问

在2025年的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受阅官兵整齐的步伐,踏响了历史的回音,也叩问了前行的道路。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无数英烈的身影,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英勇奋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的牺牲,成为了我们心中永恒的纪念,也让我们在庄严的仪式中,深思“我们从何处来”,以及“我们向何处去”。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映照着我们的过去,也指引着我们的未来。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次重大的转折,都伴随着无数人的奋斗和牺牲。抗战胜利,是我们民族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见证,也是我们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起点。然而,在庆祝胜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深思: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又将如何走向明天?

有评论指出,在历史与未来的交响中,我们更需要一种“双向叩问”的智慧。这种智慧,既让我们从宏大的历史叙事中汲取精神定力,也让我们将未来的远景蓝图转化为当下具体行动的内生动力。

我想起了那个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名字——屈原。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忠诚的爱国者。在战国时期,他目睹了国家的衰败,百姓的疾苦,他内心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憧憬。在他的《离骚》中,他写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叩问。他告诉我们,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我们都应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伟大的民族英雄都在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比如,文天祥在临终前高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比如,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时,毅然决然地表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展现了他对国家利益的坚定信念。

在今天的时代,我们同样需要这种“双向叩问”的智慧。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同时也要关注现实,将理想转化为行动。

我记得那个关于“两弹一星”的故事。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我国的科学家们不畏艰难,夜以继日地工作,最终成功研制出了原子弹和氢弹,发射了人造卫星。他们的行动,既是对历史的回应,也是对未来的承诺。他们用行动证明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在历史与未来的交响中,我们需要这样的智慧,这样的勇气。我们需要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去面对现实的挑战,去实现我们的梦想。

我想起了那个在贫困山区义务支教的教师。他放弃了城市的舒适生活,选择来到山区,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点亮孩子们心中的希望之光。他的行动,虽然微小,却充满了力量。他告诉我们,无论我们身处何地,我们都可以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份力量,一份希望。让我们在历史的回音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在未来的叩问中,坚定自己的信念。让我们携手前行,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爆!武大雷军班首次亮相,00后... 11 月 24 日消息,小雷今天刷到武大雷军班首次公开亮相的新闻,这群 00 后才入学没多久,居然已...
读书多反成坏事?顶尖校长点醒众... 你敢信?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在顶尖学府毕业典礼上放了个 “大招”。 他对...
内部信风波后俞敏洪再致歉,为何... 近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因一封发布于南极的32周年内部信引发舆论风波。信中喜庆语气与红色字体被部分员...
2026年广东成人高考【大专升... 社会成考考生想报名深圳大学专业建议关注官方报名公众号:考证提升,联系官方报名刘老师咨询详细报考流程 ...
嘉心微课堂|家有妙计:当房门上... 一则短剧,映照出当下许多家庭亲子关系中普遍存在的困境与希望。这不仅仅是一对父子的冲突与和解,更是一堂...
2025留学家庭真相:消费降级... 作者:吴利德@灯叔 本文参考:EduKnow发布《2025中国留学家庭调研报告》 本文配图均来源:2...
南非G20约翰内斯堡宣言厘定“... 尽管华盛顿强硬反对, 但首次移师非洲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约翰内斯堡峰会,仍在开幕当天就通过了长达三...
2026年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 2026年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历史的回音与未来的叩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
英国79岁爵士征婚,要求至少小... 近日,英国79岁爵士本杰明·斯莱德发起了一项寻妻活动,希望找到一个比他至少小20岁、会用枪的新娘。 ...
2025新秋季人教版数学八年级... 2025年学生将迎来新版教材,新教材将更加重视思维和阅读!为了方便广大学生在暑假预习新学期的课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