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多反成坏事?顶尖校长点醒众人,知识扼杀创造力,这话太敢说
创始人
2025-11-24 15:29:32
0

你敢信?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在顶尖学府毕业典礼上放了个 “大招”。

他对着满场高材生直言:“读书愈多的人,常常愈难创新!”

这话一出口,瞬间引爆全网,支持者拍大腿说 “说到心坎里”,反对者骂是 “歪理邪说”。咱们今天就好好扒一扒,这看似离经叛道的观点,到底藏着多少扎心的真相?

知识多了,思维反而被绑?

说句实在话,徐扬生院士可不是让大家别读书了。他真正戳中的,是很多人都没意识到的 “知识牢笼”—— 读书越多,脑子里的条条框框可能越密,到最后反而成了创新的绊脚石。

你发现没,咱们身边总有这种情况:学霸碰到新问题,第一反应不是 “能不能换个路子”,而是 “我学过的知识能不能套上”。

这种思维惯性,简直是创新的 “隐形杀手”。在学术圈和职场里太常见了:很多专家学者,面对颠覆性挑战,反而不如跨界的 “门外汉” 灵活。

因为前者的大脑早就被成熟的理论 “格式化” 了,习惯在已知框架里修修补补,根本不敢跳出圈儿想问题。

就像国内某知名传统零售企业,当年电商兴起时,硬是抱着 “实体店才是根本” 的老想法,拒绝数字化转型,最后眼睁睁看着市场份额被抢走,关了上万家门面。

更关键的是,2025 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指导意见》里也明明白白写着,现在高校培养的学生,“学科壁垒意识过强,跨界创新能力不足”。

港中深今年刚推出的 “无边界创新实验室” 就特别有意思,不设专业限制,让工科生和文科生组队搞项目,结果半年就出了 3 个颠覆式创意。

其中还有能随意改变外观的光致变色涂料技术,一亮相就惊艳了行业。

这恰恰印证了徐院士的话:创新需要 “清空” 的勇气,敢在没地图的旷野里摸索,才能走出新路子

太在乎评价,创新就凉了?

除了思维被绑住,徐扬生还点破了另一个扎心痛点:“读书愈多的人,常常愈在乎别人的评价。” 咱们想想,从小学到博士,一路都是靠考试分数、排名获得认可。

久而久之,就把 “别人怎么看” 当成了衡量自己的唯一标准,慢慢就把人生的 “方向盘” 交到了别人手里。

步入社会后,这种依赖就变成了对失败的恐惧。咱们总想着走最安全、最多人走的路,怕偏离主流被人说 “不务正业”,怕尝试失败被人笑话 “读傻了”。

但真正的突破,从来都在人迹罕至的地方。2025 年创业圈有个热门案例,一个 985 博士放弃了体制内的 “铁饭碗”,跑去做乡村文旅,身边全是反对声。

结果他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打造出沉浸式农耕体验项目,一年盈利超千万,狠狠打了质疑者的脸。

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的培养模式也特别能说明问题。这个班不搞学科壁垒,让学生自由跨院系选导师、进实验室,还鼓励大家 “找到兴趣就大胆转方向”。

有个叫毕恺峰的学生,就是在这种宽松环境里,敢想敢试,最后在《自然》正刊发表论文,用自主研发的气象大模型把预测速度提升了 10000 倍。

徐院士说得好:“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你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最终赢的人,是比别人更坚韧。” 这种坚韧,就是能关掉外界的噪音,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港中深的 “无边界实验室” 还有个特别的规矩:项目初期只鼓励发散思维,不准提批评意见。

负责人说,这就是为了保护创新的火花,毕竟过早的评判,就像在嫩芽刚长出来时就用尺子量,只会把它掐死

就像网络上流行的那句话:“万丈高楼平底起,出门还得靠自己”,创新路上,与其在乎别人的眼光,不如坚定自己的方向。

教育该教的,是闯旷野的勇气

说到底,徐扬生院士的发言,是对当下教育的一次灵魂拷问。如果大学只是灌输知识、筛选 “乖乖生”,那培养出来的可能只是循规蹈矩的执行者,不是开辟新天地的创新者。

现在都 2025 年了,AI 都能轻松掌握海量知识,人类的核心价值早就不是 “记住多少”,而是 “能不能创造新的”。如果咱们还抱着 “读书多就万事大吉” 的想法,迟早会被时代淘汰。

值得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高校开始行动了。除了港中深的无边界实验室,清华钱班搞的 “开放创新挑战研究” 课程,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创新,完成了 “破茧成蝶” 的转变。

湖南城市学院更狠,直接联合三一重工、楚天科技等企业,搞 “三链对接” 课程体系,让学生大一就参与创新项目,大四直接进企业研发团队,近 3 年光孵化的专利就有 27 项。

这些改革都在传递一个信号: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教育不该是把人往固定轨道上推,而是教会人在旷野里找方向的能力。

就像徐院士强调的 “先创造,后批评”,给创新留足试错的空间,才能让好点子生根发芽。

结语

徐扬生院士的话,不是让咱们放弃读书,而是提醒咱们:读书是为了武装大脑,不是为了束缚思想;获得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创新,不是为了怕这怕那。

咱们读的书,该是闯世界的 “武器”,不是画地为牢的 “牢笼”。现在这个时代,AI 能替代的是知识记忆,替代不了的是创新思维和坚韧品格。

希望每个读书人都能记住:知识可以装满你的脑子,但别挡住你的胆子!敢打破规则、敢试错、敢坚持,才能在人生旷野里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爆!武大雷军班首次亮相,00后... 11 月 24 日消息,小雷今天刷到武大雷军班首次公开亮相的新闻,这群 00 后才入学没多久,居然已...
读书多反成坏事?顶尖校长点醒众... 你敢信?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在顶尖学府毕业典礼上放了个 “大招”。 他对...
内部信风波后俞敏洪再致歉,为何... 近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因一封发布于南极的32周年内部信引发舆论风波。信中喜庆语气与红色字体被部分员...
2026年广东成人高考【大专升... 社会成考考生想报名深圳大学专业建议关注官方报名公众号:考证提升,联系官方报名刘老师咨询详细报考流程 ...
嘉心微课堂|家有妙计:当房门上... 一则短剧,映照出当下许多家庭亲子关系中普遍存在的困境与希望。这不仅仅是一对父子的冲突与和解,更是一堂...
2025留学家庭真相:消费降级... 作者:吴利德@灯叔 本文参考:EduKnow发布《2025中国留学家庭调研报告》 本文配图均来源:2...
南非G20约翰内斯堡宣言厘定“... 尽管华盛顿强硬反对, 但首次移师非洲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约翰内斯堡峰会,仍在开幕当天就通过了长达三...
2026年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 2026年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历史的回音与未来的叩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
英国79岁爵士征婚,要求至少小... 近日,英国79岁爵士本杰明·斯莱德发起了一项寻妻活动,希望找到一个比他至少小20岁、会用枪的新娘。 ...
2025新秋季人教版数学八年级... 2025年学生将迎来新版教材,新教材将更加重视思维和阅读!为了方便广大学生在暑假预习新学期的课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