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榜样力量”邂逅“田园风光”,会碰撞出怎样的成长火花?当课堂从教室转入山间林地,平谷职校的学子又会开启怎样的人生旅程?平谷职校“榜样引领+田间研学+专业赋能”系列特色活动,让学子在精神洗礼与实践锤炼中成长,为平谷生态农业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榜样讲堂:奋斗故事照亮职业理想
11月10日,平谷职校举行“榜样引领 筑梦远航——平谷榜样进职高”主题活动,2025年全国十佳农民、第五届平谷榜样岳巧云走进平谷职校,以“榜样导师”身份开展“榜样面对面”专题分享。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岳巧云以10月份学生到农场研学所见所闻为切入点,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了从普通中专毕业生到中关村打工人,从专业媒体人到新农人,再到全国十佳农民的奋斗历程,让学生们深刻领悟“行行出状元”的真谛。岳巧云还结合蟠小云休闲农场的发展实践,细致解读了设施农业与“高大尚”平谷建设的契合点,引导大家看清专业价值与区域发展的紧密关联,进一步坚定“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职业理想,为未来扎根家乡、服务农业埋下信念的种子。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面对学生“是什么让您有勇气在职业发展期转行,最后选择当农民?”的提问,岳巧云说:“年轻时凭借的是自己的兴趣,后来凭借的是对家乡的热爱,同时凭借的是‘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坚韧意志。”最后,岳巧云鼓励大家要勇敢地追逐光,靠近光,成为光。
农场研学:田间课堂里的“知行合一”
作为区委宣传部“走进平谷榜样,向光而行”主题活动的重要研学阵地,蟠小云休闲农场依托生态农业实景,为学生搭建起“理论对接实践”的桥梁。在岳巧云的亲临引导下,大家以“学、看、做”一体化模式,扎根专业、服务家乡。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们通过视频深入了解平谷大桃的栽种历史与独特优势,无人植保机、深沟施肥机等现代农具的亮相更让大家眼前一亮。同学们纷纷填写“农耕实践学本领,携手共探农科技”任务单,努力将知识要点内化于心。现场观摩环节,现代化农具的精巧构造、无人机植保的高效作业,让在场的每个人直观感受到了科技为生态农业注入的强劲动力,对这些“农业黑科技”目不转睛的同学们忍不住感叹:“原来现在种地这么先进!”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动手实践环节同样精彩纷呈。学生们亲手进行土壤农残检测,在实操中掌握筑牢农产品安全防线的方法;同时,深入探索林下经济布局,解锁了“立体种植、绿色增收”的平谷特色农业新路径。此外,秋梨采摘的清甜、红薯采收的喜悦、冬菜种植的新奇,也让大家在亲身参与农事的过程中,真正将“知行合一”从书本落到田间地头。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这次研学不仅让我见识到现代科技对农业的重要性,更读懂了家乡生态农业的发展潜力,明确了作为新农人该掌握的本领。”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的学生张贺棋的感悟,道出了同学们的共同心声。在新疆洛浦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33名师生全程参与了此次“榜样进课堂”和农场研学活动。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专业赋能:职校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依托区域农业资源优势,平谷职校构建的“实践基地+榜样导师”双支撑育人体系,持续为乡村振兴赋能。一方面,学校积极开发“清泉石锅豆腐宴”“香椿宴”等特色项目,制定“平谷区黄松峪乡养生菜”等创新菜谱,通过媒体推广与旅游接待培训,助力区域产业提质。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另一方面,学校还通过开展农民信息技术、果树栽培、经营管理等专项培训,提升农户的生态种植技术。在开设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后,平谷职校与蟠小云休闲研学农场深化合作,通过定期研学、导师带教等形式,定向培养“懂技术、善实践”的复合型农业人才,既为平谷生态农业发展储备力量,也让职业教育真正服务于区域发展需求。
从校园里的精神洗礼到田埂上的实践锤炼,平谷职校以特色活动为纽带,将榜样力量、实践能力与专业素养深度融合,以“榜样+研学”的双驱动模式,为学生搭建了全面成长的广阔平台,成为推动平谷生态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教育行业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