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依托区社区矫正中心,建立“社区矫正中心青少年警示(矫正)教育基地”。通过沉浸式体验,破解警示教育“最后一公里”难题。

打造沉浸式教育模式
空间改造营造惩戒氛围。基地利用社矫中心天井式布局,加装隔音雨棚、模拟监狱AB门轰鸣声,让学生步入即产生“失去自由”的冲击,强化对违法后果的认知。 课程设计融入矫正技术。精心设计60分钟沉浸式课程,通过观摩入矫宣告、了解电子手环、观看远程会见等环节,以“高墙内外”对比、“一人犯罪全家痛”的情感冲击,引导青少年认知违法犯罪。 多维体验巩固警示成效。学生实地走进宣告室、训诫室,听讲解员解读社矫流程与惩戒制度,直观感受法律威严;观看社矫对象悔罪影像,体会违法犯罪对个人、家庭的深远影响;参观结束后撰写心得,由家长或老师批阅,形成教育闭环。

讲解社矫流程与惩戒制度等
品牌效应凸显
覆盖面与认可度有效提升。中心自2024年下半年运作以来,覆盖学校率超80%。沉浸式教育代入感强,助力学生态度转化与校风改善。 学生行为与校风切实改善。抽查已参观的学生显示,触动感强烈、较强占93%以上;带队教师问卷显示,学生行为“明显改观”“较大改观”占71.7%,教育成效可衡量。 法治教育内涵不断拓展。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与市社矫局、从化区司法局签订三方协议,采用基地的实践成果用于开展课程教学、学术研究。

组织学生观看入矫宣告仪式视频
复制推广性强
突破传统局限。突破知识灌输传统法治教育模式,将课堂延伸至社矫场所,依据心理学 “厌恶与威慑” 理论,让青少年接触刑罚执行场景,建立其对违法犯罪的心理排斥。 打造运作范式。依托本单位内部力量组建讲解团队,大幅压缩人力成本。基地建设全过程严格遵循保密工作规范,在影像使用、流程展示等环节均落实保密要求,形成 “低成本打造—稳定化运作” 的完整路径。
声明:“长安评论”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时请联系本微信公众号获得授权并标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