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基地校!西城的“秘密武器”藏得真深!
创始人
2025-11-26 00:16:57
0

西城教育,这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又一次亮出“秘密武器”!

作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西城如何在优质均衡上再发力?

打开新局面的钥匙,紧紧握在教师手中。

西城使出“兴教必先强师”的大招,一边大力培养青年教师,一边让“专家型”教师成为闪亮名片。

2023年底,一项关键举措落地:西城区教委正式启动中小学校本教研基地校建设。

在首批5所担当重任的学校中,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赫然在列。

2024年4月,161中携手五所成员校,共同组建起一个坚实的“研究共同体”。

这个共同体不玩虚的,专心做好“共研、共建、共享”,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引领,赋能教师成长,带动一片学校乃至区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161中的底气,来自它的底蕴与担当。

2019年迁址至老宣武腹地,学校提出“秉承水火,无问西东”,强调无论身在何地,精神血脉不会改变。

校园里,“诚真”校训石无声诉说着161中人的做事底色。

学校的教研做得扎实而严谨,当得起“研精覃思,行远自迩”这八个字。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果然,校本教研共同体做出了名堂。今年12月中旬,161中将面向全区展示初高贯通一体化的课程建设成果。

这就是161中的行事风格:不张扬、不浮夸,用实实在在的教育成果回应家长期待,也让更多住在南片的孩子受益。正如校长吴伟东所言,学校的定位就是“低调有内涵、踏实做教育,做真正的教育”。

搭起一座桥,拧成一股绳

由161中牵头的教研共同体,到底是怎么把六所学校的老师拧成一股绳的?

答案就两个字——搭桥。

在校与校之间架起一座立交桥,既在 横向上实现语文、数学、英语等14个学科的校本教研全覆盖,也在 纵向上打通初中、高中全学段,特别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与贯通。161中王运淼副校长、刘裕副校长牵头成员校的各位教学校长、主任,共同协调、落实。

161中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充分发挥基地校的辐射功能,尊重每一所成员校的特色和需求,并激发彼此的内生动力。

把桥架起来,路也就通了。

来看看走在“桥”上的老师们,收获了什么——

初三英语听说备考的联合教研,被十四中的冯晓霏老师称为“秘籍分享会”:

“各校老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妙招,我们中考第一次听说考试满分率创下历史新高。”

161分校数学老师高翔分享:

“我们摒弃口诀灌输,借鉴161中具象化演示和生活化案例,学生计算准确率大幅提升!”

十四中高中地理老师苏朔坦言,是161中的老师点醒了她:“你不要总想着教给学生一个完美的地理,而要带领他们发现一个有趣、有用、有待探索的地理。”

现在,她的课堂充满了探索乐趣,学生用橡皮泥捏地质构造,用数据分析城市热岛效应。

苏老师由衷说道:

“当学生开始用地理的视角审视这个世界,在试卷上精准表达自己的思考时,我知道,我们真正完成了教与学的闭环。”

更难得的是,这里没有“副科”,音、体、美等没有一科被遗忘!

161中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美术作品展,共同体的老师会来捧场;学校组织的大合唱活动,也成为校际联动的风景。

161中美术梁老师说:“每次联合教研前,我们会围绕学科特点确定共同的研究方向,小学可能更注重动手能力,初高中则培养审美能力。聚焦学科思想讨论课程内容,就是为了解决从理念到课堂的最后100米问题。”

学校在全学科教研上的匠心,突显出161中对教育的鲜明态度:不回避分数,更不止于分数。

正如161中校长吴伟东那句掷地有声的话:

没有成绩就没有今天,只有成绩就没有明天。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好老师从来不是单打独斗练出来的!

教研共同体最厉害的一点,就是把“点亮一盏灯”变成一场温暖的“点灯仪式”。

老教师主动做“点灯人”,手把手带着年轻教师“上台阶”、实实在在“送一程”。

宣武外国语实验学校的刘秀丽老师,对161中物理组充满感激。

“陈绍辉老师常挂在嘴边一句‘这个仪器你们有没有?没有就先拿去用’。”

从实验器材的无私支援,到教学资料的全面共享,再到教学上“360°无死角”的悉心指导,她成功打磨出广受好评的公开课。

十四中高中部的王雪彬老师,从161中罗红梅老师那里学会了用思维导图将零散知识点织成逻辑清晰的网络。

渐渐地,她从“学习者”成长为“贡献者”,在分享经验中获得认可。

“虽然我们分属不同学校,但此刻坐在一起,只想一切办法把课教得更好。”

161中的老师们,不仅是“点灯人”,也是被照亮者。

梁老师坦言:“你让人家来参加教研,凭什么来?如果咱们没有吸引人的点,人家下次就不来了。”

这种压力和责任感,转化为强劲动力,倒逼教研组突破“舒适区”,面向真问题,拿出真本事。

初中围绕“跨学科学习”,高中聚焦“高效课堂”,最大化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

“我们必须不断动脑子、想主题,还要常跟年轻老师交流,汲取新思路,所以我感觉自己也变年轻了。”梁老师笑道。

这就是共同体的魔力:既要传帮带,也要出新招。学校教研不断迭代,所有老师一起升级。

更重要的是,共同体尊重教师发展的差异性。161中将教师细分为青年教师、经验教师和骨干教师,让不同阶段的老师在共同体内找到成长支点,实现进阶式发展。

当一群老师亮起来,照亮的不只是教师群体,更是孩子们的未来!

在今年北京一本线和本科线双双降低4分的情况下,161中高考总平均分与去年持平,稳稳保持在597.2分(实验班平均分615分以上),几乎全员站上一本线,近一半学生突破600分。

扎实的教学教研带出了一批“高进优出”的孩子。近年来,每年高中入学时学生成绩在西城区1000名以内的人数,最多1人,高考时40余人冲进区前1000名,2025届更是有4名同学闯进区前200名。

共同体内各校成绩普遍呈上升趋势,中高考表现越发亮眼,西城南片更多孩子享受到了优质教育。

就像十四中苏朔老师说的:

最好的成绩,是看着学生像河流,越过重重山峦,奔赴属于自己的海。而我的成长,就是学会了如何成为他们旅途上那块坚实的河床。

磨好金刚钻,放出四大招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为了以基地校为辐射核心,带动整个共同体成长,161中设计出一套“校本教研基地校建设”实施方案。

第一招,专家引领,全员培训。

比如,学校请来北师大赵德成教授,为共同体教师开设《有效的教学评价》讲座,助力发挥教学评价的“牛鼻子”与“指挥棒”作用,并有效推进161中与66 中、43 中等校出卷、阅卷、评卷一体化协同运作。

四十三中学数学教师单慧敏说道:

“赵德成教授《有效的教学评价》主旨报告让我意识到:以往过度依赖单元检测、模拟考试等结果评价手段,虽能把握学情,却忽略了学生课堂探究的思维轨迹、作业完成的细节漏洞。”

北师大赵德成教授讲座

第二招,集体备课,共研互磋。

每个年级每学期开展四次集体备课,遵循“课标教材分析→聚焦问题研讨→各成员校学情校情分析→教学价值重新定位→形成适合各校的教学设计”的路径。毕业年级聚焦备考策略与难点突破,非毕业年级重在整体规划和单元解析,并确保各校最终形成适合本校学情的教学设计。

第三招,课堂展示,共听互评。

共同体不仅组织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说课、同课异构等活动,还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师制定了颗粒度更细、针对性更强的评课标准:对一年教师重在规范引导,对三年教师侧重方法突破,让每次活动成为一次“学习——批判——再学习”的增值过程。

第四招,经验交流,共学互促。

鼓励各校老师分享“压箱底”的实战经验。从初三数学组牵头的“代数综合题”专题研讨,到初中英语组组织的北京市教师基本功大赛经验分享,再到校本教研共同体教学研讨交流会,每一次碰撞都促进了相互滋养与共同成长。

66中贺雪娇老师坦言:

“就是在高考专题研讨会上学到了破解‘情境化命题’的妙招,帮助学生提升了解题的准确率。”

这套针对教研的机制,其背后是161中对教师成长的系统规划—— 三年打基础、六年见成熟、十年成骨干。

161中从不打无把握之仗。

这场自上而下、精心布局的教研变革,在近两年的扎实推进中慢工出细活,以极致的追求让六所学校共同受益。

正如161中校长吴伟东强调的那样:

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就能够创造不平凡。

编辑 | 京教君

素材来源 |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一年级上册数学附加题思维小纸条...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年级上册数学的 “附加题”,是拉开差距的关键 —— 看似是简单的图形、数字题,实则...
【新版】 2025年新人教版一... 2025年学生将迎来新版教材,新教材将更加重视思维和阅读!为了方便广大学生在暑假预习新学期的课本知识...
“十四五”期间增加学位1146... (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鸡泽 “十四五”期间增加学位11460个 本报讯(记者陈正)近年...
老师的任务不是创造一件完美的艺... 我有一位教数学的同事,对工作很负责任,教学成绩也还不错,但却极不受学生欢迎,家长也总背地里要求学校给...
2027年华东师范大学考研招生... 2027年华东师范大学考研招生简章 三、备考复习建议 1.一定要按照大学教授主编教材试卷复习。因为...
2026考研报名人数降至343... 教育部最新数据出炉: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43万! 比去年少了45万!延续自2024...
五年级口算练习题(小数乘整数等... 亲爱的同学们好,这里是小学课堂秘籍 今天为大家分享:五年级口算练习题(小数乘整数等,共800题18页...
考试只是过程,复盘才是成长。请... 晚上好啊姐妹们。 这段时间在陪五年级的Eric做数学学科的复盘。 很久没更新Eric的动态了,说真的...
寒假“缩水”?真相来了 随着全国各省市中小学寒假安排的陆续公布,一些家长们发现,与北方动辄四五十天的长假相比,南方大部分地市...
“愚蠢至极!”日本民众呼吁首相... 不到一周,日本首相官邸前,再次响起“高市下台”的呼声。25日晚,数百名日本民众在首相官邸前聚集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