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有信心,今年年不仅实现销量翻倍以上的增长目标。而且公司还将在四季度走向盈利。”
5月21日,小鹏汽车发布了一季报,并在当晚举行了财报电话会。在会上,董事长何小鹏立下了一个flag。
同时,何小鹏还再度表达了小鹏汽车在Ai领域的优势。“小鹏全公司向AI全面转型,开始取得了初步成果。部分重点AI能力,比如辅助驾驶,我们相信会在2026年在行业取得断代式的领先。”
回到一季度,何小鹏认为,“我们的增长潜力才刚刚开始释放。”
但是,一季报已经不错:
小鹏一季报还有哪些重要变化,何小鹏的信心又来自何处?
01
汽车毛利率连续七个季度提高
新造车走到今天,所有企业都被要求开始业绩兑现。小鹏也不例外。
何小鹏此次放言四季度盈利,源于过去一段时间的主营业务持续改善。
最核心观察指标,就是汽车业务的毛利率:
“汽车毛利率连续七个季度提高。”电话会上,何小鹏和小鹏汽车副董事长及联席总裁顾宏地都提及了这一指标。
而且,小鹏汽车管理层认为,小鹏核心业务毛利率还将继续提升。
小鹏财务副总裁吴佳铭在讨论毛利率时说,一季度小鹏的ASP(平均售价)可能是全年最低的。“我们将继续销售更高端的产品组合,以帮助我们在 2025 年接下来的几个季度中提升平均售价。”
MONA 03虽然热销,但是拉低了小鹏平均售价
更高的售价就意味着更高的毛利率。吴佳铭说,新车型中,即使是G6和G9车型的改款,相比旧款车型,也有更健康的毛利。
其次,小鹏也在通过供应链优化实现降本成本。
最后,吴佳铭认为,第三和第四季度小鹏将有更高的销量,实现更大的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成本并改善车辆毛利。
吴佳铭说,进入下半年或者四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能够实现百分之十大几(high 10th level)的水平,以支持最终在第四季度实现盈利。
02
AI能力将“断代式领先”
谈到各项业务,何小鹏最有底气的还是AI。
何小鹏透露,2025年小鹏将开始在AI汽车领域应用物理世界基座大模型,“我相信会是扩大代际领先优势的起点”。
他认为,小鹏搭建了行业内最全面、上限最高的全栈自研体系,涵盖了鹰眼的纯视觉方案,图灵大算力自研芯片,云端超大规模基座模型,本地部署的VLA模型,以及整车新一代EE架构和物理仿真体系等。“这些都为我们实现高等级自动辅助驾驶领域的研发路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会构建对手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
何小鹏还预言,随着智能驾驶的升级,小鹏汽车会在2026年和行业拉开代际领先。
除了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小鹏还在人形机器人上积极探索。
上海车展上机器人IRON很抢眼
“我们在AI汽车研发上的投入,正在使我们的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具备在中国机器人行业拥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何小鹏说,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形式之一,会成为小鹏汽车的第三曲线,“我们的目标是在2026年能够推出面向工业和商业场景的机器人,它会达到行业领先的智能水平,并且通过量产场景的数据驱动来快速自我的进化。”
03
新产品攻势
人形机器人只是第三曲线,第一曲线是AI汽车,第二曲线是出口,也是汽车。
核心业务的增长,还需要产品来驱动。
何小鹏透露了今年和更远的产品计划。
二季度,小鹏汽车将完成5个车型的年度改款。
5月28日,小鹏MONA 03 max满血版将上市。“6月我们的G7还将与大家见面,我相信 G7会是25万级别SUV市场非常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三季度开始会看到全新产品,一直会持续到2026年。”三季度的新品,何小鹏说会是30万级别的豪华运动轿跑,也是全新一代的P7。
新一代P7
四季度小鹏将发布鲲鹏电动,也就是超级混动产品,实现一车双能。“我相信鲲鹏超电的推出,会帮助小鹏在国内和海外市场触达更广阔的客群,也为我们带来更显著的销量增长。”
2026年,小鹏汽车会为MONA系列推出更多车型。
随着这些新产品的投放,小鹏汽车预计销量继续增长。二季度预计总交付量约为10.2万-10.8万辆,同比上升237.7%~257.5%。收入介乎175亿元至人民币187亿元,同比增加约115.7%至130.5%。
小鹏汽车的出口业务目前也发展很好,“在2025年第一季度,我们的海外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70%,在中国中高端新能源出口继续排名第一。一季度我们新增了超过40家海外的门店,开拓了数个关键市场,包括欧洲的代表性市场英国,也包括东南亚的最大市场印尼。”
“我们预计海外业务在未来三年将会持续高速扩张,成为我们的销量利润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何小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