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尽甘来,小鹏要变展翅“大鹏”?
创始人
2025-05-23 07:54:47
0

小鹏汽车于北京时间2025年5月21日港股盘后、美股盘前发布了 2024年一季度财报。一季度财报表现都在预期之中,但二季度指引是呈现边际改善的,从实际表现来看:

1)卖车毛利率仍然站上了低双位数,环比继续改善:虽然本季度卖车单价还在下滑(主要低价小车Mona M03占比提高+清老款库存降价),但卖车毛利率因为M03和P7+的热销带来的规模效应释放,仍然站上了低双位数10.5%的水平,环比继续提升0.5个百分点,也要略超市场10%的预期。

2)二季度销量指引符合预期:二季度销量指引10.2-10.8万辆,隐含5/6月平均月销3.4万-3.7万辆,相比4月实际销量3.5万辆基本算是持平,主要由于大产品周期在三季度才能开启,二季度这样的销量指引也还可以。

3)收入预期隐含的卖车单价在环比回升:收入预期隐含的卖车单价15.8万元,还继续环比回升0.5万元,仍然是呈现边际改善趋势,主要由于车型结构中更高价的改款G6&G9占比的回升。

4)三费控制较合理,Non-GAAP经营利润由于其他收入贡献大超预期:本季度仅研发费用超出了市场预期1亿,但由于智能化投入+大新品周期的车型研发投入(之后有5款新车+Mona M03智驾版要发),目前单季度仅20亿左右的研发费用,研发效率仍然很高。

而Non-GAAP经营利润和净利大超预期,主要是本季度一笔5.4亿其他收入贡献(主要政府补贴),其次由于整体毛利率超预期贡献。

海豚投研观点:

整体来看,小鹏一季度业绩表现还可以,毛利率端略超预期的状态,而Non-GAAP经营利润和净利超预期主要由于一笔5.5亿的其他收入带来的(主要是政府补贴)。

而在二季度交付和收入指引上,虽然都在预期内,但确实也都还在呈现边际改善的趋势,在二季度新品还未开始放量的情况下,这样的指引已经还算不错。

但海豚君认为,小鹏仍然是新能源车企中确定性很强的标的:

① 新品周期非常强劲:

从小鹏2025年的产品周期来看,二季度末还有Mona M03智驾版本及中型SUV上市,预计开始放量都要集中在三季度,同时三季度及之后还有4款车型待发(三款增程+一款全新款P7发布),新品周期非常强劲,所以三季度及之后销量继续环比回升的确定性非常强。

这样的强产品周期以及车型更新速度,也证明了几点:

a. 小鹏供应链降本已做到位:小鹏在去年三季度之前,在卖车单价25万元的情况下,仅做到了5-6个点的卖车毛利,而在去年四季度开始,已经看到了小鹏的供应链降本能力迅速改善,在单车收入仅15万元情况下,仍然做到了低双位数毛利率(包括此次改款G6+G9起售价都相比2024年大幅下调,且仍然能做到对续航和底盘的进一步升级),可以为后续小鹏继续推出高性价比产品做铺垫。

b. 研发效率高:小鹏一个季度仅20亿的研发投入(位于新势力中低位),但无论在推出车型的速度,还是在智驾的研发效率(目前端到端能力仍位于第一梯队,且规划下半年实现L3-MPI百公里接管一次),以及在三季度正式推出增程版,开启一车双能模式,都无疑说明小鹏的研发效率非常之高。

所以无论是从供应链降本到位,还是从研发效率的提升,以及整体组织架构的改善,都在表明小鹏已经调整到位,处于蓄势待发状态,已经具备能持续打造爆款的能力。

② 小鹏增程车型的销量潜力可能被低估:

小鹏三季度开始发的增程车型,是基于“鲲鹏超级电动体系”,实现 800V 高压平台与增程系统兼容,采用 5C 超充电池组(支持 10 分钟补能 450 公里),而核心点其实是配备“大电池”+“小油箱”模式,能实现纯电续航430公里,综合续航1400公里,是首家将增程车型续航打到400公里以上的车企,很好地解决目前市场上增程车型纯电续航短的痛点。

从小鹏目前的股价走势来看,整体2025年P/S倍数其实是从一季度财报前的高点2.3-2.4倍,已经打到了目前仅1.7倍水平,而核心原因也是由于改款G6&G9的表现不及预期,所以市场基本仅按照目前的周订单7000-8000辆,2025年全年销量41-42万辆左右进行定价。

但海豚君认为,在小鹏整体组织架构力已经调整到位,而走过二季度的车型平淡季之后,三季度及之后销量继续环比高增的确定性很大(Mona M03/G7基本都要到三季度开始放量),而三季度及之后推出的增程车型,也是小鹏正式开启“一车双能”的战略,增程车型销量潜力可能仍然被低估。

而如果按照今年45-50万的销量乐观预期,海豚君认为小鹏股价至少还有将近20-30个点的向上潜力,在边际改善的确定性仍然很强,且造车基本面仍然不错的情况下,不妨关注一下小鹏的向上机会。

小鹏卖车毛利率表现还可以

继续站上低双位数水平

由于小鹏一季度的销量已经公布,本次财报出来,投资者更关心的是仍然是汽车业务收入和毛利率情况。

而小鹏管理层之前给过指引,说一季度汽车业务毛利率是会呈现环比改善趋势,且能站上双位数,虽然单价因为车型结构下沉在下滑(低价小车Mona M03占比提升),但会受益于规模效应拉动,所以本季度实际卖车毛利率走的也正如管理层指引,略超预期的状态。

本季度实际卖车毛利率10.5%,略超市场预期10%。海豚君将从单车经济角度拆解一下,具体来看:

a) 单车均价:卖车单价环比下滑在预期之内

一季度基本都是卖车淡季,而小鹏一季度同样也要清老款库存车给折扣,同时一季度车型结构中低价小车Mona M03的占比下滑,再加上一季度小鹏出海表现相对一般,所以卖车单价15.3万元,环比下滑了0.7万元,但整体在预期之内。

① 车型结构影响:

一季度低价小车Mona M03在车型结构中占比继续环比提升了9%,基本是小鹏一季度销量的一半,所以拉低了卖车单价。

② 继续清老款库存降价:

老款G6环比去年Q4继续降价1.3万元(G6从去年Q4末18万-24万元降至Q1末16.6-22.7万元),而老款G9环比降幅达1.4万元(从2024Q4末23.4-33万元降至Q1 22-31.6万元),同时小鹏Mona M03 也有0.4万元左右的促销优惠。

③ 出海占比下滑:

一季度出海销量0.8万辆,占车型结构比重环比下滑2.6个百分点。

b)单车成本:环比继续下滑0.6万元,受到规模效应拉动

一季度,小鹏单车成本13.7万元,继续环比下滑0.6万元,主要由于Mona M03+P7两款车型热销。一季度销量环比还在往上走,环比回升3%至9.4万辆,所以规模效应拉动下单车摊折成本在下滑。

c)单车毛利:环比持平,略超预期

一季度单车毛利1.6万元,在单价下滑0.7万元情况下,单车成本由于规模效应也下滑了近0.7万元,所以最后单车毛利和上季度环比持平状态。

二季度销量和收入指引都在预期之内

但已经在边际改善

a) 二季度汽车销量目标:10.2-10.8万辆,基本和预期持平

二季度销量指引10.2-10.8万辆,隐含5/6月平均月销3.35万-3.65万辆,相比4月销量3.5万辆基本无变化,也在市场预期之内,主要还是目前改款车型G6/G9/X9订单量表现相对一般(周订单7000辆左右,但表现平平的订单和周销已经把股价砸下去过了),而在二季度即将交付的新车上,也只有Mona M03智驾版本,所以小鹏准确来说大新车周期要等到三季度才能开启,所以二季度这个销量指引也在预期之中。

b) 收入指引隐含的单价预期在环比回升

二季度收入指引175-187亿元,隐含卖车单价大概15.8万元左右,环比回升0.5万元,是呈现边际改善的趋势,虽然本次改款G6和改款G9相比2024年起售价下滑挺大,但预计二季度车型结构中的P7+/改款G6&G9占比预计会提升, 所以卖车单价指引仍然还在继续环比回升。

而小鹏三季度大新品周期即将开启,包括二季度要上市的Mona M03 Max和G7都至少要在三季度开始放量,且下半年还有4款新品发布,所以二季度的相对平淡期可以被理解,也符合预期。

整体收入在预期之内

但汽车和服务两项业务毛利率都还不错

一季度小鹏实现总收入158亿,基本和市场预期持平,但汽车和服务业务两项毛利率表现都还不错,最后带来一季度整体毛利率15.6%,超市场预期14.8%。

a) 汽车销售业务:规模效应降本,汽车业务毛利率仍在边际改善

虽然本季度车型结构影响相对负面(低价M03+出海占比提高),且还在清库存,但规模效应由于M03和P7+两款车型有所释放,汽车业务毛利率仍在边际改善,继续站稳低双位数水平。

b) 服务与其他: 与大众合作的技术研发服务费拉高了收入和毛利率

一季度服务其他业务收入14.4亿,其他业务毛利率达到了66.4%,环比还在继续拉高(其他业务毛利率环比回升6.8个百分点),也是历史新高,仍然主要是大众的技术服务费所贡献,已经成为了经常性收入。

目前2025年收到的仍然是技术服务费,而2026年就开始收到基于联合开发车型销量的平台使用费/智驾等收入,所以这块业务仍然有较高的增长预期。

三费控制合理

经营利润由于政府补贴超预期

小鹏汽车定位以智能化作为核心竞争力,注定需要在智能化方面不断的加大研发以力度形成并夯实优势,同时公司也在深化渠道改革,通过木星计划提升经销比例,由直营模式向经销模式转型。

1)研发费用19.8亿,高于市场预期18.6亿

从这个季度的情况来看,小鹏的研发费用达到19.8亿,略超市场预期18.6亿。

但由于智能化需要持续投入,尤其小鹏以智能化作为核心竞争力,纯视觉方案对算法的要求会更高,但端到端进度上仍然处于第一梯队的领先水平,目前也是唯一把城市NOA算法下放到15万车型的玩家(Mona M03 Max)。

而在智驾规划上,小鹏规划是下半年量产L3级,以及2026年量产L4级自动驾驶的规划,所以下半年智驾预计还会继续再升级。

而今年5月末及之后,大新品周期开启(即将上市5款新车型),仍处于产品大年中,而这样迅速的产品研发和上新速度,且能让研发费用还控制在相比其他新势力低位水平,可以看出小鹏的研发效率仍然很高,平台化SEPA2.0架构已经准备充分(平台通用化程度很高,能快速出新车),且供应链管理工作仍然已经到位。

2)销管费用19.5亿,基本符合预期

销售和行政费用这个季度达到19.5亿,环比下滑3.3万元,基本和市场预期19.8亿持平。

小鹏这个季度小鹏门店数和上季度基本环比持平(690家),但覆盖城市数少了3家,可以看到小鹏应该还在做渠道变革。

而本季度Non-GAAP下经营亏损-8亿,高于市场预期的-18亿的亏损,超预期10亿主要由于本季度有一笔5.4亿的其他收入(政府补贴所带动),净亏损-6.6亿,高于大行预期的净亏损-10.7亿,仍然主要来自于其他收入超预期,其次毛利端也贡献了1亿的预期差增量。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2025 IAI传鉴圆桌论坛举... 2025年5月21日,以“鉴势新动力”为主题的2025 IAI传鉴国际创意节在京盛大启幕。作为广告营...
邓承浩回应“深蓝太便宜”!深蓝... 截至5月22日24:00,深蓝S09大定订单累计突破21168台! “王炸”产品力出牌,2025深...
小米YU7亮相,能否续写SU7... 小米汽车,在短短一个月内,经历了从万众瞩目到步步谨慎的巨大转变。雷军和他的团队,面对汽车行业的复杂与...
赛力斯联手瑞驰汽车进军空间技术... 近期,一家名为重庆凤凰空间技术有限公司的新企业正式宣告成立,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大六座SUV市场“9系”大战:... 大六座SUV市场在经历过快速市场扩容后,竞争愈加激烈。“对深蓝汽车而言,我们在大六座SUV市场已经错...
原创 捷... 2025年5月19日,捷豹路虎宣布与奇瑞合资的常熟工厂将在未来18个月内逐步停产捷豹XEL、XFL、...
羿驰05:通勤神器,让每日出行... 在日复一日的通勤生活中,寻找一辆能够兼顾效率与舒适的车成为了许多上班族的迫切需求。面对交通拥堵、停车...
辅助驾驶选纯视觉还是激光雷达?... 在当前的汽车市场中,辅助驾驶技术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尽管各大车企为其技术方案冠以各种独特的名称,但本...
原创 错... 在与本田的合并谈判因“控制权之争”破裂仅三个月后,日本媒体曝出丰田高管主动接触日产,探讨潜在合作可能...
宝马2025年首推全景iDri... 在汽车工业的历史长河中,BMW始终以其前瞻性的创新精神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方向。从智能人机交互的诞生到不...
捷豹路虎停产国产车型,反向合资... 捷豹路虎近日宣布了一项重大决策,计划在未来18个月内逐步停产常熟工厂内的捷豹XEL、XFL、E-Pa...
广汽本田召回 3316 辆进口... IT之家 5 月 23 日消息,IT之家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日前,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根据《...
卖技术真挣钱!大众贡献14亿,... 5月21日,小鹏汽车发布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一季度营收达到158.1亿元,同比增长141.5%,毛...
法拉第未来宣布接收阿联酋工厂 ... 【CNMO科技消息】5月23日,法拉第未来宣布,在阿联酋拉斯海马成功举行区域工厂及运营中心接收仪式。...
赛力斯旗下瑞驰汽车等成立空间技...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重庆凤凰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徐剑桥,注册资本2666万人民币,...
国美电器新增重大被执行案件,汽... 国美电器目前面临较为严峻的财务压力,包括高额债务、频繁的法律诉讼以及信用评级下滑等问题。国美电器现存...
聚焦西洽会 | 万州展馆蓄势待... 5月22日,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西洽会”)开幕,重庆市万州展馆内,先进材料、...
【视频】“马中熊猫”来文博会啦... 正在举行的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上,来自广西百色市德保县的矮马温驯秀美,萌态可掬,引得不少参展观众“摸头”...
原创 发... 最近这几年,无论是网络上还是线下实体店,都特别流行清洗发动机气缸积碳的项目,而且它们为了让大家去做这...
原创 胎... 夏天开车出门,仪表盘胎压报警闪得人心慌,朋友圈铺天盖地喊“快放气”,可你知道乱放气的代价吗?上个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