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汽车后市场的繁荣,但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崛起正在对传统汽修行业造成深远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不仅改变了汽车市场的格局,也让传统的汽修厂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江苏泰州的一家汽修厂老板章先生感受颇深。他注意到,尽管路上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但真正进店维修的却寥寥无几。章先生表示,新能源汽车的质保政策非常严格,保养和售后维修通常只能在4S店进行,否则就会失去终身质保的权益。这使得第三方汽修厂很难涉足新能源汽车的维修领域。
新能源汽车品牌对质保的严格规定,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第三方维修市场的竞争力。消费者往往更倾向于在品牌4S店进行保养,因为新能源汽车的保养周期更长、费用更低。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剧了传统汽修厂的困境。
广东的一位汽修厂老板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他指出,传统燃油车现在同样面临保养率低、进场率低等问题,传统汽修行业的萎缩已成必然趋势。然而,新能源汽车的维修门槛较高,转型并非易事。新能源汽车的维修不仅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还需要相应的资质认证。这对于传统汽修厂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师熊文超认为,传统汽修店转型的难点主要集中在技术难度大。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更新换代迅速,从混合动力汽车到纯电动汽车,再到智能网联汽车,每一步都有技术代差。这使得传统汽修人员很难快速适应新能源汽车的维修需求。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修人员的短缺问题也日益凸显。根据相关数据,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但专业维修人才却严重不足。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将达到103万人。其中,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人才缺口占了80%以上。
面对这一困境,一些汽修厂开始积极寻求转型。海口的一位汽修店老板陈先生就决定将自己的店铺转型为新能源维修店。他购置了新设备、引进了新技术,并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的维修资质。虽然投入巨大,但陈先生认为,只有紧跟市场趋势,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转型并非一蹴而就。新能源汽车维修相较于传统汽车维修更为复杂,对人员培训和设备的要求也更高。培训一个懂得新能源汽车维修的师傅需要较长的周期,并且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学历背景。这使得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汽车销售集团和4S店开始积极招聘和培养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他们不仅提高了维修人员的薪资待遇,还加强了与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合作,共同培养具备新能源汽车维修技能的专业人才。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指出,重构汽修行业生态、提升现有维修人员的技能水平是当前的关键任务。他建议,可以通过转型来实现人才缺口的填补,即将传统的修燃油车技工重新进行培训,让他们获得修理新能源汽车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学校和培训机构也应加强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力度,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来源:http://www.drd.com.cn/jushu/202505/64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