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3日,第十七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在京举办,广汽高域契合展会主题,携其明星产品GOVY AirCab亮相。
GOVY AirCab是首款量产型无人驾驶多旋翼飞行汽车,其主要应用场景是低空游览文旅出行。半个月前的6月12日,GOVY AirCab刚刚正式发布,并同步开启预定,预定价格将近168万元,开启预定后,1天时间内便收获了近1000架意向订单。
据广汽高域创始人苏庆鹏透露,目前GOVY AirCab已进入适航取证阶段,计划2025年底启动空地联运的示范探索,2026年底完成适航取证并启动量产交付。
畅销背后的黑科技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飞行汽车动力研究中心主任张扬军曾指出,飞行汽车的发展面临着三大挑战:运行安全、载荷与航程、无人驾驶。针对这三项挑战,GOVY AirCab都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左)、高域科技CEO苏庆鹏(右)为GOVY AirCab揭幕
低空飞行面临比地面更复杂的动态障碍物挑战,安全冗余架构被视为适航认证的核心门槛。通过超算平台、智能低空障碍物探测系统等技术,GOVY AirCab构建了安全防护网。其中,自动驾驶硬件平台算力超500TOPS,可实时感知周边环境,迅速规划安全飞行路径,有效避免飞行过程中的碰撞风险。智能低空障碍物探测系统,则可以探测距离远且能精准辨识多种物体。
此外,GOVY AirCab多重冗余架构确保动力、能源、飞行控制、通信等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稳定运行,即使部分系统出现故障,仍能保障飞行安全。
续航里程长短与飞行汽车轻量化直接相关。碳纤维具有质量轻、高强高模、耐腐蚀、耐疲劳等优异特性,这些特性能够延续飞行汽车续航。因此,碳纤维成为制造飞行汽车的首选材料。
飞行汽车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占比通常为70%,而GOVY AirCab机身结构碳纤维使用率超90%,使机身重量减轻超30%,极大提升了飞行效率与续航能力,增强了机身的强度与耐用性。
飞行汽车能飞多远,还离不开“三电”系统的保障。GOVY AirCab电池组支持25分钟快速补能,可以缩短等待时间,提升了出行效率。
此外,GOVY AirCab舱内搭载5G网络,支持航线自动驾驶功能,用户可一键开启行程。同时,其在城市短途接驳和通勤领域也具有巨大潜力,有望缓解地面交通拥堵,提升出行效率,重新定义城市出行节奏。
“产品+生态”双轮驱动
GOVY AirCab是广汽高域自研的第三款产品,此前广汽高域已经拥有GOVY AirCar、GOVY AirJet两款产品。依托“关键核心技术自研+成熟运维平台+汽车产业链生态链”的核心优势,广汽高域同时布局“短途多旋翼+跨城复合翼”技术路线。
GOVY AirJet是广汽高域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专注城际出行。其采用8轴8桨与双涵道复合翼构型,融合了固定翼与多旋翼优势,具备垂直起降和巡航飞行能力。在广汽自研电驱动系统支持下,GOVY AirJet最大飞行速度250km/h,续航里程200km,可实现30分钟快速补能。
GOVY AirCar则是一款多旋翼飞行汽车产品,主要面向城市交通。其支持垂直起降与灵活转向,能将城市内1小时的地面通勤压缩至15分钟,特别适合“山林湖海田江岛”等复杂地形的跨越式绿色出行。
目前,GOVY AirCar已成功获取中国民用航空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特许飞行证;GOVY AirJet已到试飞阶段,今年内将实现全球首飞。通过三款自研产品,广汽高域旨在构建起覆盖研发、生产、运营的全链条生态。
在低空出行领域,单凭产品实力尚不足以构建完整的立体交通生态版图。面对万亿级市场机遇与产业化挑战,广汽高域落子战略生态合作,横向打通应用场景,纵向贯穿技术链条,为商业化落地铺就系统性基石。
今年4月,广汽高域与如祺出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二者联手以智慧出行平台运营经验和优势,加快飞行汽车融入出行服务生态,实现从产品到服务的无缝对接。同月,广汽高域与联通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飞行汽车的实时数据传输、远程监控、高精度定位导航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探索低空经济的创新应用模式,推动交通体系智能化转型。此外,广汽高域还加入了“五羊星座”低纬航天计划。通过与航天领域的合作,广汽高域可以借鉴航天领域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应用于飞行汽车的设计和制造中。
技术研发的突破,叠加生态合作的深度赋能,共同为广汽高域的商业化进程加速。据悉,广汽高域计划,在今年推出飞行汽车示范运行方案,立足湾区,面向全国,打造城市/城际立体出行样板;到2027年,争取在粤港澳大湾区2-3座城市实现“多元站点-地面交通-空中交通”全链条立体出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