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炜:“反内卷”行动,行业龙头应该先动起来
创始人
2025-07-22 08:41:10
0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石炜】

7月17日下午,中央第四指导组聚焦“综合整治新能源汽车行业非理性竞争问题”专项工作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开展下沉调研,并与北汽集团、比亚迪集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负责同志座谈交流。

7月12日,第22届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上,吉林省委书记黄强对参会的众多新能源车企说道:“希望企业之间加强协作、相互促进,避免‘内卷式’竞争,共同推动产业发展、繁荣汽车市场。”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到,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而新能源汽车行业就是被列出的三大“内卷”代表之一。

由此,新一轮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反内卷行动开启。

一、整个供应链都卷起来了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是一个充分自由竞争的市场。不同于部分市场采取了较高的准入门槛和隐形行政排除手段将竞争对手挡在门外,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对所有选手一视同仁,并不去针对特定国家的企业而人为设定门槛。

国内的民营车企,比如比亚迪、吉利、长城等,国内的国企,比如一汽、东风这类央企,和地方国企比如奇瑞、长安等自主品牌,还有中外合资车企,比如上汽大众、广汽丰田等,乃至于外资独资车企,如特斯拉,和外资进口汽车,如进口保时捷、进口雷克萨斯等,都在这个市场里厮杀。

同时,新能源汽车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换而言之就是,产品的性能区分已经没有那么明显了。几乎每一个细分的产品,包括轿车、SUV、MPV等,在主流价格段几乎完成了全覆盖,都成为相对的红海。这时候,价格就成为最有力的竞争武器。

以比亚迪为例,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世界第一车企,和其凌厉的价格战略是分不开的。从9.98万的秦Plus DM-i,到7.98万的秦Plus DM-i改款,再到9.98万的秦L DM-i,这三款车的推出,在保证了极度省油、吊打同价位合资车的配置和垂直产业链带来的核心零部件的稳定质量下,既助力比亚迪完成了向世界第一新能源车企宝座的冲锋,同时也给其它竞争厂商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以至于一段时间内,比亚迪成为其它车企口中,令他们心惊胆战的“价格屠夫”。

比亚迪虽然深耕新能源汽车产业,并且在产业链垂直整合方面做得最远,但一辆汽车零部件众多。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既有核心的三电系统,也有车身基础部件,还有底盘、整车电气系统、多媒体系统、座椅及舒适配置系统、轮胎、汽车玻璃等。因此,即使是比亚迪集团这种涵盖了三电、芯片、底盘、内燃机、车身、娱乐电子等产业的大型车企集团,依然有很多汽车零部件是需要外部供应商的。即使是比亚迪集团能够自产的零部件,出于成本管控、供应效率和产能等的考虑,也会拿出部分订单需求来分给外部供应商的。

所以,每当集团做出整车降价的竞争策略时,相应的成本削减压力就会分摊到每个零部件系统上。事实上,不只是比亚迪,几乎所有的车企都会这么做。

比如特斯拉和宁德时代之间的故事。去年11月份的时候,特斯拉对其明星车型Model Y进行了变相降价,这和特斯拉压缩整车成本不无关系。据业内消息人士称,特斯拉最主要的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在2024年三季度为特斯拉降价10%,这让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的汽车平均毛利率上升了2个百分点。难道是宁德时代主动降价10%吗?显然不可能,只可能是特斯拉要求的。

而在今年初闹得沸沸扬扬的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10%的商业函中,网传的供应商为森萨塔。这家公司的核心产品为汽车压力传感器(Automotive Pressure Transducer,APT),应用于汽车空调系统和发动机系统,也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公司。公司在中国拥有两个大型生产制造工厂和一个业务中心,即森萨塔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森萨塔科技(宝应)有限公司和森萨塔电子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实际上,森萨塔作为供应商,也为特斯拉供货,还助力了特斯拉整车降价的步伐。早在2020年初,森萨塔科技就把旗下高压直流接触器完成国产化,而森萨塔科技正是特斯拉高压主回路和快充系统直流接触器的独家供应商。森萨塔科技的国产化,进一步降低特斯拉零部件的价格,从而降低特斯拉整车的价格。这对2020年特斯拉率先引爆新能源汽车价格战起到了推动作用。

森萨塔作为一家外资企业,其近年来的净利润率其实是相当可观的,2019年以来稳定在30%以上。从其毛利率和净利润来看,比亚迪要求其供货价格下降10%,并不算离谱。

既然森萨塔可以给特斯拉降价,那为什么就不能给比亚迪降价呢?所以比亚迪发给森萨塔的商业函件被公开到网络上,本身更可能是主机厂、供应商和部分竞争者三方博弈的一部分。而这种主机厂要求供应商降价的情况其实也不罕见。

2023年,长安汽车发布公开声明,否认强扣供应商货款10%,但其发布的公开声明里,就直接指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每年磋商供应价格,是汽车行业的一贯做法”。

至于供应链价格,虽然以降价为主流,但少数情况下其实也是有提价的。前几年新能源汽车成本大头,锂电池及其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时候,比亚迪也曾经给供应商的订单涨价,部分供应商甚至拿到了10%的提价。

实际上,制造业中,终端厂商要求供应链降低价格,不止在汽车行业存在,在其它消费电子行业也普遍存在。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苹果。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南开大学教授艾跃进简历,他的口... 在南开大学,有位极具魅力的教授,他的课堂总是人满为患。这位教授以其敏锐而富有洞察力的语言深深触动着学...
“双一流”大学,拟撤销8个本科... 近日,湘潭大学发布《关于2025年本科专业设置调整的公示》。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25...
姚洋:为什么我决定离开北京,开... 姚洋,为何毅然决定离开北京,开启沪漂新旅程?北京虽繁华,却有着诸多压力与喧嚣。而上海,宛如一颗璀璨明...
美股,大跌!金价,大涨! 美国劳工统计局8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美国失业率环比升高0.1个百分点至4.2%,当月非农业就业...
华为手机的安卓系统安装,体验智...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的手机里总是装满了各种应用,而华为手机却能让你在流畅与个性之间自由切换?今天,...
汽车圈大新闻:问界M8纯电版搭... 近日,汽车行业的动态频频引发关注。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在宣布中透露,问界M8纯电版将率先搭载华为最新的...
2025款起亚狮铂拓界新车商品... 作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汽车品质评价平台,车质网基于海量的汽车产品测试样本及科学的数据模型,推出“新车商...
法拉利澄清第二款电动车相关传闻...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8月2日消息,针对外界关于法拉利第二款电动汽车生产计划推迟的传言,法拉利方面近...
英特尔三大高管同步退休,芯片代... 来源:IT之家 IT之家 8 月 2 日消息,正值新 CEO 陈立武全面变革,英特尔宣布其晶圆制造业...
上汽拿下“无人出租车”牌照 两张示范运营牌照的发放,让上汽成为第一家正式敲开Robotaxi千亿市场大门的汽车企业。在近日举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