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极氪汽车、哪吒汽车纷纷被翻出“旧账”,以“0公里二手车”虚报销售数据!被“中”字头的中国证券报媒体曝光后,引发全网关注!
这类现象指经销商为完成销售指标,将新车提前上牌后转售,导致车辆虽未实际交付消费者,却以二手车名义流入市场,损害消费者权益并扰乱市场秩序。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公开揭露“零公里二手车”现象后,行业关注度骤升。比亚迪作为头部车企,需通过严格管控经销商行为,避免自身品牌因渠道违规受损。此前,比亚迪已因经销商违规销售(如强制搭售、虚假宣传)引发多起消费者投诉。
近年来,汽车市场价格战激烈,产能过剩问题突出,部分经销商为快速回笼资金,通过“上牌即转售”的方式制造虚假销量。据统计,2024年全国二手车市场中“登记日期≤3个月、里程数≤50公里”的车辆占比达12.7%,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超60%。此类操作不仅虚增车企财报数据,还导致消费者购买的“准新车”无法享受完整质保,维权困难。
2025年5月,商务部召集行业会议要求强化全流程监管,工信部拟推行“新车登记后六个月内禁止转二手”政策,从源头阻断套利空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也计划建立二手车出口唯一编码制度。
比亚迪也在近期启动了“经销商违规上牌追责机制”,主要针对行业内普遍存在的“零公里二手车”乱象。
1. 责任追溯与处罚
尽管具体细则未完全公开,但结合比亚迪在价格管控中的做法(如对违规经销商处以30万至100万元罚款),可推测追责机制可能包括:
- 经济处罚:对违规上牌的经销商处以高额罚款,涉及新车型时处罚力度更大;
- 业务限制:暂停或取消违规经销商的授权资格,限制其参与新车销售或特定车型分配;
- 信用惩戒:将违规行为纳入经销商信用评价体系,影响其未来合作优先级。
2. 内部监督体系
比亚迪已成立暗访部门,通过不定期抽查、数据分析等方式监控经销商行为。此外,参考其内部反腐机制(如对供应商和员工的廉洁协议约束),可能要求经销商签署合规承诺书,并建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内部员工或外部第三方提供线索。
3. 流程优化与库存管理
为减少经销商违规动机,比亚迪在2025年6月的经销商大会上提出“不再压货”政策,若库存超过预警线即启动“熔断机制”,从源头减轻经销商资金压力。这一措施与追责机制形成互补,降低经销商因库存积压铤而走险的可能性。
比亚迪此举对经销商的震慑效应明显。严格的追责机制将迫使经销商调整销售策略,放弃通过违规上牌快速套现的短期行为。部分依赖“零公里二手车”模式的经销商可能面临经营压力,甚至退出市场。
文章来源:网络,文章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仅供参考。
感恩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烦请平台留言删除。
更多文章请进入下方按钮“往期文章”或“分类阅读”页面进行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