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车败退中国启示录:三菱退场,下一个会是谁?
创始人
2025-07-24 19:24:26
0

当三菱汽车宣布终止与沈阳航天三菱的合资合作时,这家在华深耕四十余载的日系车企,彻底退出了中国汽车生产的舞台。从2023年终止整车生产到2024年关闭发动机业务,三菱的离场并非偶然,而是日系车在中国市场集体困境的缩影。

中国新能源车市场"闪电般的迭代速度"与本土品牌的技术反超,正在改写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

三菱谢幕:一个时代的终结

三菱汽车的中国之旅始于上世纪70年代,通过发动机技术输出打开市场。沈阳航天三菱和东安三菱曾为长城、比亚迪等自主品牌提供动力系统,巅峰时期占据国产车型30%的份额。2012年广汽三菱成立后,欧蓝德等车型在2018年创下14.4万辆的年销量纪录。

转折出现在2019年。随着新能源浪潮席卷中国,三菱的燃油车技术止步不前,电动化转型迟缓。2022年广汽三菱产能利用率跌至3.33%,2023年10月宣布终止整车生产。2024年7月,随着发动机合资业务的终止,三菱在中国四十年的经营版图彻底归零。

日系退潮图鉴:铃木、讴歌之后的三菱

三菱并非第一个退出中国的日系品牌。2018年铃木撤离,2023年讴歌停售,日系阵营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2023年数据显示,丰田在华份额降至5.1%,本田4.3%,而三菱仅剩0.2%。

这种衰退与自主品牌新能源爆发期高度重合。2018年后,三菱销量呈现断崖式下跌,同期比亚迪等本土车企年研发投入突破200亿元。中国乘用车市场2024年新能源销量达1158.2万辆,同比增长39.7%,而传统燃油车下降17.4%,这种结构性变化直接冲击了依赖燃油车的日系品牌。

技术失速:日系车的本土化困局

日系车在华溃败的核心在于技术路线的误判。智能座舱方面,日系车机系统普遍存在交互逻辑陈旧问题,而德系如宝马已推出iDrive 8.0中国特供版。电动化领域,三菱自2019年停售i-MiEV后再无纯电新品,反观中国品牌已实现三电系统全栈自研。

供应链优势的丧失同样致命。曾占据自主品牌30%发动机份额的三菱,在长城、吉利等自研动力系统后面临订单锐减。这种技术依赖的反转,折射出中国汽车工业的质变。

生死时速:二线日系品牌的危险名单

现有日系品牌正面临不同级别的生存危机。高危组包括马自达(2024年Q1销量同比降45%)和英菲尼迪(经销商网络收缩50%)。日产依靠轩逸经典款勉强维持,斯巴鲁则以进口身份固守小众市场。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没有200亿年研发投入的车企将失去中国赛场资格。"这一标准将多数日系二线品牌置于危险境地。

重估中国:日系车的战略十字路口

日系车若想重获竞争力,必须进行战略重构。研发本土化是首要任务,大众与小鹏的合作模式值得借鉴。开放混动专利(如丰田THS)换取市场机会,或是另一条出路。本田摩托车的高端化策略证明,聚焦细分领域仍有机会。

三菱的退场敲响了警钟:在变革速度惊人的中国市场,保守疗法注定失效。若不能从根本上调整战略,三菱绝不会是最后一个离开的日系品牌。这场淘汰赛的终局,或许比预期来得更快。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在华盛顿的反华政治氛围当中,... 8月18日,美国丹佛大学约瑟夫·科贝尔国际关系学院终身教授兼美中合作中心主任、英文《当代中国》双月刊...
模具巨头在惠州开辟“第二赛道” 在天倬科技的新生产基地里,近百台模具生产设备排布其间。 天倬科技在新生产基地投入逾2000万元购置...
极狐T1预售火爆,2小时订单破... 极狐汽车近期推出的全新纯电动小型车——极狐T1,在预售阶段便引发了市场的热烈反响。这款车型作为极狐品...
“尚界”首款车型售价16.98...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上观新闻) 第五“界”终于揭开面纱。 8月25日,上汽与华为合作打造品牌"...
加州车主集体起诉特斯拉 称其自... 来源:GPLPCN 近日,加州多名特斯拉车主联合发起诉讼,指控特斯拉在过去8年中通过夸大自动驾驶技...
“无经济可行性” :保时捷搁置...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IT之家) IT之家 8 月 26 日消息,汽车媒体 insideevs 今...
天倬科技董事长聂国顺:政府帮助... 作为国内外多家汽车厂商的上游模具供应商,天倬科技在汽车行业的变幻中面临新的挑战。落户惠州以后,天倬科...
老板电器分销系统安卓,智能分销... 你有没有听说过老板电器?这家公司的厨房电器可是出了名的好用哦!今天,我要给你揭秘一下老板电器的分销系...
原创 1... 30年前,钱学森手写信曝光: 建议中国跳过燃油车,直接研发新能源! 自此,一封改变中国汽车工业命运...
吉利银河M9预售火爆,24小时... 吉利银河M9,作为吉利银河品牌的旗舰之作,于8月23日正式启动预售,迅速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此次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