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钟拨回三年前,比亚迪在欧洲的月销还常常只有三位数;到了2025年上半年,它在西班牙已能月销破万,意大利市占率也稳稳站上10%。同样的剧情正在全球复制:巴西半年卖出4.7万辆,是第二名到第十名总和的两倍;泰国纯电份额35%,新加坡直接拿下乘用车总销量第一。214.6万辆的全球成绩单里,海外贡献47万辆,增速132%,把2024全年出口总量提前半年完成,比亚迪上半年全球多市场销冠。
数字背后没有奇迹,只有一条清晰的战术:先啃最难的市场。欧洲高关税、巴西政策迷宫、日韩品牌壁垒,比亚迪都选了本地建厂或本地合作,把“中国成本”升级为“本地信任”。当欧盟加税、英国剔除补贴时,它已能用本地化产能绕开壁垒;当舆论质疑天府机场事件时,欧洲街头跑着的豹5、海狮07正在用订单投票。
从被质疑到被排队提车,比亚迪的出海故事说明一件事:全球消费者对新能源的渴望远大于对产地标签的执念。关税可以设,补贴可以砍,但低油耗、高安全、快充电的体验一旦落地,政策墙就会被用户用脚投票推倒。中国汽车没有走捷径,只是把试炼场选在了对手最自信的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