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汽车市场,新消费群体的崛起正在重新定义越野车的角色。越野不再是少数人的极限挑战,而是更多人追求的生活方式——既能征服戈壁沙漠,又能穿梭于城市街头;既能提供露营时的舒适空间,又能通过智能交互完成复杂操作。东风猛士M817正是为这样的需求而生,它融合了华为的智能技术与猛士的硬派越野基因,为行业带来了全新的进化样本。
智能科技赋能硬派越野
猛士M817的核心突破在于将华为的“全栈技术”与硬派越野的机械性能深度融合,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智能越野逻辑。华为乾崑智驾ADS4的加入,彻底改变了传统越野车“笨重难操控”的刻板印象。通过27个高感知传感器(包括192线激光雷达和3个4D毫米波雷达),车辆实现了360°全域感知,即使是5.1米长的车身,也能在狭窄车位中精准泊车。
在越野场景中,6D IMU车身姿态感知技术实时监测车辆的加速度与角速度,结合预判式算法,让驾驶员在交叉轴、沙梁攀爬等复杂路况中提前感知车身姿态变化,大幅降低操作难度。这种智能化的越野辅助,不仅提升了安全性,也让越野体验更加轻松。
鸿蒙座舱5则重新定义了人机交互。全车6屏布局(包括10.25英寸仪表屏、15.6英寸中控屏和W-HUD抬头显示)精准匹配不同场景需求:驾驶员通过HUD获取越野数据,后排乘客通过控制屏调节空调与座椅,露营时中控屏还可投屏播放电影。四音区语音识别支持“可见即可说”,用户只需一句“打开露营模式”,车辆便能自动调整灯光和空调,极大提升了交互效率。
此外,乾崑车云的OTA服务支持整车分网段并行升级,升级成功率超99.95%。这意味着猛士M817的智能功能能够不断进化,从初期支持50万停车场的自动泊车,到未来覆盖更多越野专属场景,真正实现“越用越好用”。
全域通达:打破城野边界
猛士M817的另一大亮点是其全域通达能力,通过新能源化重构传统越野技术,实现了“去得了”与“走得顺、用得省”的完美结合。
其2挡纵置11模PHEV架构堪称硬派越野动力系统的一次颠覆。传统越野车依赖大排量发动机,油耗高且续航短;纯电越野则受限于电池容量,难以满足长途需求。猛士M817的解决方案是“智能双电机解耦四驱+11种动力模式”:城市通勤时纯电续航140km(CLTC工况),高速巡航时馈电油耗仅7.24L/100km,比同级别燃油车低40%以上;极限越野时,双电机协同输出505kW功率与848N·m扭矩,轮边扭矩超11000N·m,配合高效散热系统,动力输出稳定持久。数据显示,在海拔2500米处,其动力衰减仅6%,远优于行业平均15%的水平。
底盘技术同样令人瞩目。磐石底盘采用前后双叉臂+全铝材质,重量降低30%,动态响应提升50%。双向20°后轮转向与VMC智能域控的配合,使最小转弯半径仅5.2米,比同级别车型小15%,无论是山间小道还是城市老巷,都能灵活应对。150mm可调空气悬架更是“一悬多用”:升高105mm时离地间隙达333mm,轻松应对复杂地形;降低45mm时则方便上下车并适应地库限高。
猛士智能全地形系统通过“智能替代机械”降低了越野门槛。智能E锁可在1秒内完成四轮转速同步,即便三轮打滑,单轮仍能输出足够动力脱困。9种驾驶模式中,AUTO模式自动适配雪地、泥地等场景,专家模式则开放深度自定义选项,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智能越野的未来趋势
猛士M817的出现,不仅是一款新车的诞生,更预示着硬派越野市场的三大进化方向:
技术融合重塑产品定义:传统越野车比拼的是单一性能参数,而猛士M817通过“车企+科技公司”的深度协同,证明了“机械性能×智能体验”的乘数效应。这种合作模式可能成为未来行业主流。
场景融合拓展市场边界:通过1300km综合续航、2112L拓展空间、6kW外放电等设计,猛士M817将越野从“极限运动”转化为“生活方式载体”,吸引更多家庭用户和露营爱好者,推动硬派越野走向大众化。
价值融合重构价格体系:新能源技术优化了成本结构,电机替代传统四驱系统降低了复杂度,智能系统的规模化应用摊薄了研发成本,从而实现了“更高配置+更低价格”的价值重构。
当然,猛士M817仍需面对智能系统在极端场景下的稳定性、电池长期衰减等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为硬派越野行业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当越野不再牺牲舒适与智能,当智能不再局限于城市,硬派越野或将迎来真正的“大众化时代”。
从行业视角看,猛士M817的意义在于连接:连接机械与智能、连接城市与荒野、连接功能与情感。这种连接能力,或许正是智能电动时代硬派越野车型的破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