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7日,中国汽车工业迎来里程碑时刻——全球首款全栈搭载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硬派越野SUV猛士M817于成都国际车展正式上市。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在发布会后的技术专访中明确指出,此次战略合作不仅开创了“智能越野”这一全新品类,更标志着汽车产业正式迈入“全场景智慧出行”的新纪元。
针对传统越野车90%使用场景受限于城市通勤的结构性矛盾,猛士M817搭载的乾崑智驾ADS 4.0系统给出了革命性解决方案。该系统核心技术架构包含两大核心模块:基于类脑计算的WEWA智能决策中枢,通过深度强化学习模拟超过300万公里复杂路况训练,形成超越人类驾驶员的动态决策能力;配合包含5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及3颗激光雷达的多模态感知矩阵,构建起业内首个完整覆盖中国典型道路特征的“智驾之眼”。实际道路测试数据显示,该系统已实现三大技术突破:依托P2P 2.0(Path to Pilot)全域领航技术,成功完成北京至上海1263公里高速公路零接管驾驶;智能泊车子系统支持包括斜列式、鱼骨式在内的163种车位类型识别,离车自动泊入成功率高达99.7%;在G7京新高速极端环境测试中,连续智能驾驶里程突破1100公里,为长途穿越场景树立新基准。
安全性能层面,猛士M817集成的华为第四代防护体系重新定义了行业标准。CAS 4.0碰撞防护系统突破性地将保护范围延伸至车顶抗压(满足IIHS顶级评价标准)和底盘防穿刺场景,配合全球首个支持负向碰撞预警的传感器阵列。其AEB系统在德国TÜV认证测试中取得130km/h完全制动、150km/h有效制动的突破性成绩,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47%。针对非结构化道路特有的安全挑战,独创的GAEB(Generalized AEB)技术通过三维点云语义分割算法,可准确识别未定义障碍物(如滚石、倒木等),制动响应时间缩短至80毫秒。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路面自适应AEB系统,通过多物理场耦合建模,实现在积雪、积水和砂石等不同附着系数路面下的精准制动力分配。配合全球首发的eAES增强型转向辅助系统(最大避障侧向加速度达0.8g),共同构成主动安全技术矩阵。这些创新背后是华为累计40.5亿公里真实道路数据验证,系统已成功预防潜在碰撞事故254万次,日均避免重大事故达217起。
鸿蒙智能座舱4.0针对越野场景进行了深度定制开发。其核心的越野态势感知系统整合了高精度惯导、三维地形建模和气象数据融合技术,可提前800米预判复杂地形变化。集成的探险记录系统支持4K全景影像同步记录,配合车规级固态存储确保极端环境下的数据完整性。通信保障方面,创新研发的T-BOX弱网通信模块采用认知无线电技术,在-40dBm信号强度下仍能维持512Kbps传输速率,解决无人区通讯难题。哨兵模式4.0引入边缘计算能力,在完全断网环境下仍可持续工作72小时,并支持北斗短报文应急通信。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扩展了传统越野车的功能边界,更重构了用户对智能越野的价值认知。
随着首批猛士M817启动交付,华为“乾崑”品牌在越野细分市场实现战略突破。该车型的诞生过程充分体现了华为“需求驱动创新”的技术哲学——通过2000小时野外场景观察、收集超过12万条越野用户痛点,最终转化为78项专利技术。靳玉志特别强调,中国特殊的道路交通环境和丰富的自然地貌,为智能越野技术提供了全球最完备的验证场。据悉,华为与猛士汽车已启动下一代合作项目,重点研发基于车路云协同的无人化越野系统,预计2027年实现L4级无人越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