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家媒体报道,中国一汽正在筹划入股零跑汽车,拟初步要约收购10%左右股份,目前该方案已在一汽内部相关部门流转推进。这一传闻迅速引发市场高度关注——若最终落地,零跑将成为首家获得国有大型汽车集团注资的造车新势力。
需要说明的是,截至本刊发稿时,双方官方尚未对资本合作细节作出正式确认。以下内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传闻整理,涉及资本合作部分需以最终官方公告为准。
从技术联盟到资本联动猜想
这场合作并非突发。今年3月3日,中国一汽与零跑汽车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合作围绕两个维度展开:新能源乘用车联合开发及零部件合作,以及深化资本合作的可行性。
签约后仅20天,合作迅速落地。中国一汽电子招标采购交易平台显示,红旗品牌G117产品整车联合开发及平台许可费技术采购项目,成交人为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零跑汽车在财报中披露,首个合作开发车型项目已落地,后续工作正积极推进,双方还将进一步探讨资本合作可能性。
首款合作车型计划明年在海外上市
据知情人士透露,一汽与零跑更多整车合作新项目正在探讨中。其中,零跑与红旗合作的首款车型已进入开发阶段,并计划利用一汽海外渠道于明年下半年上市销售。
在2025中期业绩会上,零跑汽车方面介绍,双方在零部件领域的合作已进入实质阶段,多个技术方案正在落地,未来在整车、软件、平台等层面均有深化合作空间。
零跑上半年扭亏为盈,全年目标上调
零跑汽车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财报显示,营收达242.5亿元,同比增加174.0%;毛利率提升至14.1%,较2024年同期的1.1%大幅改善;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3303万元,实现扭亏为盈。基于这一表现,零跑将全年目标从“盈亏平衡”调整为“全年盈利”,预计净利润5亿至10亿元,销量目标上调至58万至65万辆。
传统制造底蕴与新能源创新活力的融合
市场分析认为,一汽与零跑的合作具有战略互补性。一汽集团拥有成熟的制造体系和供应链网络,2024年全年交付超320万台,但自主品牌新能源渗透率(约32.2%)低于行业平均水平(44.3%);零跑则凭借“全栈自研模式”在智能汽车领域形成技术优势,不仅为头部车企提供电机、电控等零部件订单,更逐步转型为方案服务商。
零跑借力一汽渠道,加速“出海”进程
此次合作或将加速零跑的全球化步伐。双方合作的首款车型计划通过一汽海外渠道销售,而零跑此前已与Stellantis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后者旗下拥有标致、雪铁龙、Jeep等品牌。零跑还计划明年在欧洲建立制造基地,率先实现B系列产品本地化生产,目标海外销量同比翻倍。
行业观察:国企与新势力合作模式创新?
若传闻中的资本合作落地,这将被视为国有汽车集团与造车新势力合作的新范式——不同于传统技术合作或代工模式,而是通过“资本+技术+渠道”的深度绑定实现资源协同。
花旗研报指出,基于零跑销量、毛利率及净利润的超预期表现,将其目标价从86.4港元上调至100港元,评级“买入”。市场机构认为,若一汽入股成真,零跑可借助一汽的资金与渠道网络提升供应链议价能力。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零跑销售网络覆盖286个城市,拥有806家销售门店及461家服务门店,单店效率同比提升超50%;同期,一汽自主新能源销量14.5万辆,同比增长95.5%。
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背景下,这场国资与民企的联动,或将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带来新变量。
据多家媒体报道,中国一汽正在筹划入股零跑汽车,拟初步要约收购10%左右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