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实习生 王姝然)8月20日下午,一场与众不同的新闻发布会在中国重汽莱芜智能工厂内举行——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将“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记者见面会搬进新能源重卡的“黑灯工厂”和总装车间,在精准舞动的机器臂和国内首条AGV柔性总装线旁,讲述山东的“智造故事”,记录这一汽车产业大省向新能源加速转型的坚实步伐。
8月20日下午,“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记者见面会现场。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供图
发布会现场,4家产业链上核心企业的负责人介绍山东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质产品,围绕山东打造国家新能源汽车重要基地这一主题,共话产业发展新趋势,共谋绿色出行新未来。
山东是汽车产业大省,体系完备、链条健全,近年来新能源转型步伐持续加快。作为发布会的“东道主”,中国重汽济南卡车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赵海对企业在产业链上的角色有着清晰的定位。
“中国重汽作为山东省汽车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对上下游产业链有巨大带动作用,向上整合核心零部件,向下拉动配套企业发展,加速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赵海介绍,“我们已经实现了全场景覆盖与核心系统自研自控,突破了新能源商用车高压电控系统、高效电驱动系统等一批‘卡脖子’技术,带动整个新能源产业生态在山东落地生根”。
如果说中国重汽是产业链的“整合者”,那么来自枣庄的丰元锂能则是这条产业链的“能量源头”。
“现在大家对新能源车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希望充电能快点、续航能再长点。”山东丰元锂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万福信直面市场痛点。他介绍,公司已经做出了压实密度超过2.6g/cm³的磷酸铁锂材料,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这种高压实密度的材料有助于提高锂离子的传输效率,是电池能实现快充的重要基础,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600公里超快充速度。同时,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明显提升,可实现1000公里的长续航。”万福信自信地表示,这款产品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实现量产。
从传统铝业巨头转型而来的魏桥汽车科技,则展示了产业链延伸的独特价值。
“我们是全球唯一同时具备铝全产业链、整车制造与回收再生能力的汽车企业。”魏桥汽车乘用车事业部副总经理顾志宏表示,依托全球领先的铝产业优势,公司正围绕“轻量化、绿色化、智能化”形成特色产业集群,让汽车更轻、成本更低、车身材料更强。
“预计下一代极石产品的铝材料占比将提升至50%,白车身重量降低15%、扭转刚度提高11%、续航提升10%。”他介绍,这种轻量化优势将为产品竞争力带来质的飞跃。而铝“高保值、易回收”的属性,也将在经济性和减碳方面带来更大价值。
当一辆辆新能源汽车驶下生产线,下游的充电网络便成为整个生态闭环的关键。
“充电网最大的价值,就是保障‘新能源汽车和电池的安全’。”特来电副总裁赵健分享自己的思考。他介绍,特来电通过每一次充电对车辆和电池进行大数据体检,建立安全模型,防患于未然。
“同时,我们用未来的眼光看今天的产业,”赵健描绘了无人驾驶时代的充电机器人、智能共享的超充2.0时代,以及由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形成的“虚拟电厂”新时代,为产业未来打开巨大的想象空间。
从上游一块电池正极材料,到中游一辆智能网联汽车,再到下游一张安全智慧的充电网,一场开在生产一线的发布会,立体呈现出山东新能源汽车的全产业链图景。这些龙头企业、优势产品,正为山东打造国家新能源汽车重要基地提供有力支撑,山东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将为高质量发展装上新引擎、提供新动能。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