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汽奥迪与上汽奥迪之间的 “恩怨” 再次成为公众焦点,一汽奥迪发布的海报被指 “内涵” 上汽奥迪。
导火索就是上汽奥迪旗下豪华电动品牌 AUDI 的首款战略车型奥迪 E5 Sportback 开启预售,这款针对中国市场研发的车型,取消了奥迪经典的四环车标,改用 “AUDI” 英文车标。
而在奥迪 E5 发布的当天晚上,一汽奥迪发布了一则海报,内容如上: 奥迪四环,是闪耀于车头的标志,也是深植于血脉的严苛标准,纵使电动时代,不妥协的基因也未被改写,四环相扣,才是奥迪。
其中内容 “四环相扣,才是奥迪”,暗指上汽奥迪 E5 未悬挂四环车标。此外,一汽奥迪及中国一汽官方公众号还发文强调奥迪四环标志的重要性,称其是品牌严苛标准的象征,即便进入电动时代,不妥协的基因也未改变,此番言论也被外界视为对上汽奥迪的嘲讽。
针对一汽奥迪的 “内涵” 行为,上汽奥迪也进行了回击,在微博开屏广告中,将历代采用 AUDI 车标的车型放在一起,并表示 “传奇仍在书写”,言下之意在于,AUDI 车标也具有奥迪的历史基因。
事实上,这场车标之争只是双方长期博弈的缩影。一汽奥迪与上汽奥迪的 “恩怨” 由来已久,从最初上汽集团筹备组建合资公司时的博弈,到后续两家企业在燃油车时代对热门车型资源的争夺,再到新能源转型浪潮中对品牌资源的激烈角逐,双方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歇。此次车标争议,不过是众多交锋中的最新篇章。
深入观察不难发现,上汽奥迪的换标决策背后,实则是其在市场压力下的生存突围。从 7 月最新销量数据来看,上汽奥迪的市场表现难言理想:奥迪 A7L 销量 1600 辆,奥迪 Q5 e-tron 仅 70 辆,奥迪 Q6 为 730 辆,三款主力车型无一突破 2000 辆关口,市场存在感薄弱。
相较于一汽奥迪稳定的销量基盘,这样的成绩差距明显。也正因如此,上汽奥迪才试图通过组建独立 “AUDI” 电动子品牌、调整标识体系等方式,在激烈的市场变革中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在汽车行业 “内卷” 加剧的当下,竞争不仅存在于不同品牌之间,同一品牌内部的博弈有时更为激烈,一汽奥迪与上汽奥迪正是典型代表。但无论从品牌发展还是市场生态来看,过度内耗终究得不偿失。
奥迪作为深耕中国市场多年的豪华品牌,更需要两家合资企业形成合力。正如那句古语所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唯有摒弃内斗、协同发展,才能让奥迪品牌在新能源转型的关键期持续领跑,这既是市场对品牌的期待,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