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途(Jetour)2026款“大圣”正式进入大众视野,不再只是靠“性价比”打动消费者,而是在设计语言、科技感和产品细分上做出更明确的态度:这是一款面向年轻家庭、强调运动化与实用性的紧凑型轿跑SUV。
官方于2025年7月宣布上市,推出多款配置,指导价区间为10.99万—12.79万元,同时伴随首任车主终身质保、置换补贴等促销政策。
外观上,2026款大圣延续了品牌近年的“机甲风”与轿跑SUV轮廓:车头以横幅式格栅配合分体式灯组形成强烈的面部识别,光带与流光LED设计让夜间识别度不低。
侧面是略带溜背的车顶线、上扬的腰线与明显的轮拱肌理,既有运动姿态也保留了家用车的落座舒适感。官方标注的车身尺寸为4600×1900×1685毫米,轴距2720毫米,这个尺度在紧凑型SUV里偏向宽体化,实际感受是车内空间友好且侧面视觉不显紧凑。
尾部采用贯穿或半贯穿式灯带与运动化下护板,部分车型还有双边四出装饰性排气,黑武士版更用哑光黑车漆与红色卡钳强化战斗氛围——从整体到细节,捷途显然把“年轻化”和“社交友好”的视觉表达放在了优先级。
内饰不再是“堆配置”的单一表达,而是把科技与情绪做了平衡。中控采用贯穿式布局:标配9.2英寸仪表+12.8英寸中控的基础组合,旗舰车型则可升级到15.6英寸大屏,搭配全新UI与“小捷助理”AI语音,支持连续对话与手机互联(含HUAWEI HiCar等常见生态)。
在智驾与主动安全体系方面,大圣的表现属于同价位中“积极追赶”的那一类。在ADAS层面,部分配置实现了全速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360°影像与多传感器布局(如前置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等),这意味着日常的高速巡航和城市堵车辅助有真实帮助,但并未进入与高阶激光雷达或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系统相抗衡的领域。对于希望在10万级获得L2级别体验的用户,这套配置已经很有吸引力。
用料上厂方在宣传里强调了运动座椅与双主题配色(日出橙/星夜黑),并在高配上加入50W无线快充、主驾电动座椅等舒适性配置。
空间与实用性是捷途一直强调的强项之一,这次也不例外。4600mm的车长与2720mm的轴距在同级里为中上水平,后排腿部、头部的实际余量在日常家用场景下表现舒适。
后备厢基础容积约486升,且可灵活放倒后排将容量拓展至接近977升的级别(不同测量口径会有细微差异),再结合厂方对车身强度与被动安全的强化,家用、假日出行与带娃的适配性较强。
动力方面,国内市场主推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湿式双离合变速箱(DCT),部分高配或优化版本在参数调教上有所不同以兼顾平顺性与加速感。官方/第三方测试的油耗在同级区间内属于中等偏下,并没有明显的优劣势。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市场(如俄罗斯)也曾推出基于同一车型的1.6T与8AT组合,说明平台的动力适配还具备一定伸缩性。总结一句话:大圣在动力上选择稳健的“家用妥协”而非极端运动取向,目的是让用户在城市、国道与偶发的高速频繁加速场景中都能获得可预期的体验。
谈到产品力分析,有三个纬度值得关注。
性价比与定位:10.99万起的定价,把目标用户锁定在“需要颜值+配置、预算不想超过12–13万”的年轻家庭或个人。对这个群体而言,大圣的外观、科技与配置表能带来明显的“获得感”。
体验一致性:捷途在内外设计、车机与售后政策(如终身质保、流量/置换补贴)上用完整链条提升体验连贯性——这对拉近陌生消费者决策链条很有帮助。
短板与风险:动力调教与品牌服务的地域不均衡、二手保值率与长期油耗表现,仍是对用户决策有实质影响的变量。另外,虽然大圣在ADAS与大屏交互上成绩显著,但在软件生态、OTA更新频率与真正的智能体验深度上仍需时间检验。
如果你是想在12万左右买一台“看起来比价位更高”、同时满足家庭通勤和周末出游的车,大圣很值得体验一圈:它的视觉语言、内饰交互与后排实用性通常能把家人的第一印象拉高;但如果你的用车更侧重高速长途频繁载重、追求动力极致或更高阶的自动驾驶辅助,建议把目标向更高一个级别或选择更擅长动力/底盘调校的竞品看齐。
在同价位竞争中,大圣的胜算在于综合体验与品牌近年的产品矩阵优化,而不是某一项技术压倒性领先。
如果你更看重“颜值+车内科技体验”,优先考虑豪华/旗舰配置,体验15.6英寸大屏与AI语音的交互流畅度。
如果看重“空间与实用”,在经销商体验时一定要实际压后排、带上常用大件(如婴儿座椅/旅行箱)检验后备厢与后排座椅的折叠逻辑。
如果必须天天跑高速、顾虑油耗与变速箱可靠性,建议试驾同平台或竞品的长期车主口碑(尤其注意DCT在低速拥堵环境下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