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快车单笔抽21%至24%,月度平均抽成进一步下降
创始人
2025-08-26 00:50:58
0

网约车行业再起波澜。近期,多家头部网约车平台宣布调整抽成比例。滴滴宣布,今年年底前,将订单最高抽成上限降至27%,同时披露去年所有订单平均抽成为14%。高德表示,将推动不少于80家合作网约车平台的抽成比例上限不超过27%。T3出行表示,平台订单抽成比例最高不超过27%。

视觉中国图

8月2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打车体验与采访网约车司机了解到,当前,普通快车订单单笔抽成约为21%~24%,但也有部分订单因司机当月跑满一定单数会在下月返还部分佣金,还有乘客使用大额优惠券等原因会对司机免佣,使得月平均抽成比例进一步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行业首次调整抽成比例。近两年来,国家多部门持续出台政策规范网约车平台抽成机制,从要求公开计价规则到推动降低过高抽成,政策导向不断明晰。此次网约车平台集体行动背后,既有政策推动的因素,也折射出行业竞争从“价格战”向“服务与生态”转型的新趋势。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表示,从抽成比例来看,如今头部网约车平台限制的最高比例(27%)还是相对较高,如果能降到20%,司机收入会有明显改善。

不过,纪雪洪也提到,抽成比例需要兼顾多个参与方,包括流量平台、SaaS平台、运营商等,而且平台还需要进行价格调控、补贴等操作,这些都会影响抽成比例的设定。

部分订单可返/免佣金

根据多家头部网约车平台的公告,此次降佣并非简单调低比例,各平台同步推出配套机制。其中,滴滴明确年底前每笔订单最高抽成从29%降至27%,超出部分随单返还;对每月完成50单以上的司机,通过“返佣宝”保障月均抽成不超25%,超额部分次月自动返还。滴滴同时提到,2024年,滴滴所有订单平均抽成为14%。

T3出行则计划年底前将26% ~27%抽成比例的订单占比,从21%压缩至17%。曹操出行将抽成上限从22.7%微调至22.5%,平台强调这是“主动分享发展红利”的持续性动作。高德打车除推动合作平台降佣外,自身信息服务费上限降至9%,并通过专项奖励再降合作平台综合成本2%。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采访网约车司机和自身打车体验发现,普通快车单笔订单当前抽成比例约为21%~24%。

8月22日,记者在滴滴平台叫了一辆网约车,支付车费18.15元,最终司机到手14.3元。按此折算,平台抽成比例为21.2%,抽成之外,平台另收取基础信息服务费0.5元。

记者注意到,滴滴最新公告提到的“返佣金”规则,已在司机端实施。上述记者所叫网约车的司机展示的所在平台司机端页面显示,该司机“8月已满50单,将在下月返还抽成超出25%的部分”。后台界面同时提醒,截至当日(8月22日),该司机8月的平均抽成比例约为12.8%。

此外,如果乘客使用大额优惠券,也会出现网约车司机收入比乘客实际支付金额更高的情况,这种情况平台一般会免收佣金。

有不少网约车司机表示,快车订单抽佣均为明码实价,司机在后台可以清楚地看到里程费、时长费和抽成比例,计算规则相对合理。

对于此轮头部平台集体降低“最高佣金比例”,不少司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期待,希望这能够给司机收入带来实质性提高。不过,也有司机持观望态度,他们称几乎每年都会收到平台的降佣金通知,但对司机实际收入影响并不大。

佣金已经过多轮调整

实际上,网约车行业抽佣问题备受关注。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连续出台政策,头部网约车平台抽佣比例也经过多轮调整。

2021年,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强交通运输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要求平台合理设定抽成上限并公开,公示计价与分配规则,在驾驶员端显示抽成比例。同年,《关于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加快推进网约车合规化的通知》强调降低过高抽成。

2022年,交通运输部开展抽成“阳光行动”,要求平台公开计价规则,实时显示抽成比例,最高抽成不超30%,提升透明度。

2023年,交通运输部发布《2023年推动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降低过高抽成工作方案》,要求网约车平台在当年5月底前基本完成降低过高抽成比例上限有关工作。

2024年,交通运输部在《2024年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第八条中提到,巩固降低过高网约车抽成比例效果,增强网约车司机获得感。

今年7月31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其中提到,鼓励平台向平台内经营者提供让利服务,加大对中小商户的收费优惠扶持力度,支持其生存和发展。同时提到,平台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有一系列的“不合理收费行为”。

如今,多家头部网约车平台集体降低最高佣金比例,也是对该合规指南的回应。

业内认为,系列政策彰显国家对从业者权益的重视,为平台运营划界。随着政策落地,抽成机制将更合理透明,提升司机收入与归属感,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纪雪洪表示,这几年,交通主管部门一直呼吁降低网约车抽成比例,出发点是考虑到当前网约车司机劳动强度大,但相对单位时间的收入较低,甚至有人测算出低于最低收入水平。因此,大家都希望改善司机的生存条件,而抽佣是影响司机收入的重要因素,相关呼吁也得到了各方面回应。在他看来,随着运营效率提高,头部网约车平台依然有降低佣金的空间。

平台不再单纯依赖抽成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移动出行分析师陈礼腾认为,网约车平台主动优化抽成机制与司机权益保障方案,展现出积极正向的行业态势。在司机权益层面,头部平台在原有公开透明的基础上,降低司机理解抽成的门槛,减少谣言和误解,可以稳定司机群体心智,促进行业清朗、健康。

陈礼腾同时提到,这种转变可以推动行业生态优化,头部平台示范效应促使中小平台跟进调整,加速向“服务品质竞争”的转型,监管部门“明码标价”要求与市场自发革新形成合力,有效降低灰色运营风险。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头部网约车平台也正在通过新业务、海外市场和场景化创新打开利润空间,而非单纯依赖抽成盈利。这种转变不仅能缓解司机收入压力,也将推动整个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以滴滴为例,滴滴今年全面升级会员系统,为V7、V8用户提供希尔顿、华住会、亚朵等酒店会员权益互通以及海底捞会员权益互通等跨界增值服务。这也意味着,滴滴开始从聚焦出行拓展至出游,覆盖更全面的“吃、住、行”生活场景。

根据滴滴此前披露的财报,今年一季度,滴滴国际业务总订单为9.89亿单,较去年同期增长24.9%;国内业务出行总订单为32.58亿单,较去年同期增长10.3%。由此可以看出,滴滴正在通过全球化布局,有效分担国内市场竞争压力。

陈礼腾认为,网约车平台权益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策引导、平台创新、司机参与和公众监督的协同推进。政府监管部门持续完善政策体系,推动行业规范化、透明化发展;平台企业应将权益保障作为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提升司机收入和工作体验;司机群体应积极参与平台治理,合理表达自身诉求;公众则应关注司机权益,形成社会监督合力。

在陈礼腾看来,只有各方形成合力,才能推动网约车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让司机这一庞大群体获得应有的尊重和保障。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自考|2025下半年上海市高等... 特殊类型考生(包括身份信息系统未自动确认成功的考生、所报专业需要提交纸质证明材料的考生等)信息审核采...
游客体验蹦极时受伤,官方通报 2025年8月26日下午13时许,西陵峡快乐谷景区1名游客体验蹦极项目时受伤。该游客已被及时送往医院...
为什么有些学生初中成绩很好,到... 学校前十的孩子进到省重点高中都跟不上了。我从事教育工作12年,每年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就是说,你的孩子...
开源证券:给予金徽酒增持评级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张宇光,逄晓娟,张恒玮近期对金徽酒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产...
原创 报... 在豪华车圈,雷克萨斯一度是个“神一样的存在”。 没优惠、不打广告,提车还要加价、抢现车,甚至连“二手...
“寒王”:营收增长43倍! 这一业绩突破的背后,既得益于AI算力需求爆发的行业红利,也是寒武纪核心技术与产品布局长期积淀的结果。...
元戎启行新辅助驾驶平台:VLA... 在自动驾驶技术的前沿探索中,元戎启行近日正式推出了其全新一代辅助驾驶平台——DeepRoute IO...
万胜智能:累计在手订单超12亿... 8月25日晚间,万胜智能(300882.SZ)发布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7亿元,...
9月10日·9号馆二楼9B会议... 2025车载光通信技术创新应用论坛 时间:2025年9月10日 下午 地点:9号馆二楼9B会议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