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在曼谷街头逛,发现个挺有意思的事儿。路边停着的出租车里,除了常见的丰田,居然混进了不少比亚迪的新能源车,连 tuk - tuk 司机都跟我念叨,说现在当地人买车,好多都不盯着日系车了。后来才知道,中国汽车在东南亚的市占率都超 15% 了,这增长速度是真够快的。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几年前我去印尼旅游,街头跑的几乎全是日系车,丰田、本田随处可见,中国车寥寥无几。可现在再看,五菱的新能源车在印尼都卖疯了,听说占了当地一半还多的新能源市场份额。上次在雅加达坐过一回五菱的电动车,空间不小,开起来还挺安静,司机师傅一个劲儿夸省油,说比以前开燃油车省不少钱。
为啥中国车能突然在东南亚火起来呢?我一开始以为就是便宜,后来才发现没那么简单。就说上汽的名爵吧,在泰国卖得特别好,据说比丰田同类型的车便宜两成还多。但光便宜没用啊,东南亚朋友买车也讲究实在。他们那边路况复杂,雨季积水深,中国车就专门把底盘改高了,这点就比有些欧美车接地气多了。
而且中国车企学聪明了,不是光把车运过去卖就完事儿。五菱在印尼不光建厂,还带着一二十家中国产业链企业过去,连当地的供应商都开发了一百多家。上次去参观他们的工厂,看到车间里不少当地工人在组装,听说还建了个什么工匠学院,专门培训技术人才。这种在当地扎根的做法,确实比单纯出口靠谱多了。
说实话,日系车在东南亚经营了那么多年,根基深得很,市占率一度占到七成多。但中国车硬是找到了突破口,新能源车就是个好机会。泰国去年电动汽车注册量有七万多辆,占汽车总销量的一成多,其中前五名里就有四家是中国品牌。比亚迪、奇瑞这些牌子,在那边名气越来越大。
你别说,中国车企这套路跟当年日本车进军东南亚有点像。都是先靠性价比打开市场,然后在当地建厂搞本土化生产。不过中国车运气更好,赶上了新能源浪潮。东南亚国家现在都在推环保政策,对新能源车有补贴,这正好给了中国车企机会。比亚迪在泰国建的工厂都投产了,一年能产十五万辆车,还能给当地人创造一万个工作岗位,这种好事儿当地政府肯定欢迎。
不过要说完全靠运气也不对,中国车在细节上确实下了功夫。东南亚人喜欢皮卡,能拉货能载人,中国车企就专门针对这个需求开发车型。北汽福田在泰国就主要生产皮卡和面的,还用了不少当地零件,成本降下来了,价格自然有优势。
还有个事儿挺有意思,广西的柳州成了出口东南亚的重要基地。那边生产的五菱、东风这些牌子的车,特别符合东南亚人的需求。面包车、厢式货车这些多用途车型,在东南亚卖得特别好。毕竟那边小农场、小工厂多,拉人拉货都需要这种实用的车。
现在在东南亚买中国车,售后也方便多了。以前总有人担心坏了没地方修,现在各大品牌都在当地建了服务网点。上次在柬埔寨碰到个开比亚迪的老板,他说上次车有点小问题,当地 4S 店很快就修好了,比他想象中方便多了。
说起来这变化是真快,几年时间,中国汽车在东南亚就从几乎看不到,变成了不容忽视的力量。这背后既有新能源转型的东风,也有车企实打实的努力。不过话又说回来,东南亚市场竞争那么激烈,能占到 15% 的份额不容易,但要继续往上走,估计还要下不少功夫。
你们在东南亚见过咱们的国产车吗?觉得哪款车最有可能火起来?评论区聊聊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