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手车市场里,倒闭品牌电车成了新的热门话题。比起正常售价,这些车普遍便宜三四成。有人靠收购、运输再加价卖,专门做这个生意;有人被骗定金,也有人真捡了大便宜。年轻人算账精明:花二十万买燃油车只能选平庸配置,而同样的钱买“倒闭车”,直接能上顶配。开个三五年就换新,残值差不多,至于厂家是不是还活着,反倒成了次要问题。
最狠的一位车主,家里已经有奔驰和特斯拉,还是花23万拿下一辆二手高合Z。他说设计足够特别,开上街回头率爆表,售后服务?无所谓,反正手里车多。类似的还有成都赵云,他花15万收了一辆高合Y。令人意外的是,高合的APP依旧能用,专属群里还有客服随时答疑,保养点也照常开放。他笑说,这车比开奔驰还更有面子。
当然,也有人没那么走运。比如穗雯,她的哪吒U充电机坏了,厂家早已倒闭,没办法换新的,只能花4000块装上了一台拆车件。她干脆把坏零件留着,指望哪天品牌复活还能保修。成都的Sion也遇到麻烦,14万买的极越07,车商不管售后。他只好问领克4S店,对方答复能修但要等配件,最后他买了车损险,想着有保险兜底。
倒闭车的买家却一点不怂。他们普遍认为:电车五年就迭代,核心的电池和电机没问题,其他小毛病不影响大局。买倒闭车,他们看的不是牌子,而是参数表。有人甚至说,家里三台车,买台倒闭车就当玩具。
卖车的人同样精彩。徐琛曾是哪吒的销售,后来自己单干,全国到处找库存车,一个月能卖五六十台,每台赚两三千。他说:“车烂厂里不如卖给需要的人。”宁波的极越库存,则是吉利自己处理。刚开始员工连卖车流程都不熟,现在却一个月能出六七十台。
故事的主角们各有各的算盘。北京那对小情侣去年带兔子看病,打车太不方便,就琢磨买车。钱不够时,正好听说极越要倒闭,便等着降价。最后花14万在武汉买到只跑过1000公里的二手极越07,验车师说和新车一样,他们就直接开回北京。广西的小于则在玉林花10万收了一台顶配哪吒L,原价可是15万,还送一年保险。他感慨:如今的新车拼命堆功能,但倒闭车反而更实在。
至于宁波工厂那一幕,更像戏剧场景。几百辆极越车落满灰尘,有人当场就把一辆紫色极越07刷卡买走,原价22万的车,16万拿下。买车的丁酩本来嫌贵没入手,结果听说车企要倒闭,反而觉得划算。他说电池够大,三年就回本。家里人反对?他自己掏钱,谁也拦不住。
市场大环境同样有意思。比亚迪五月把宋PLUS直接降到9万,其他品牌纷纷跟进。但偏偏有人盯着“倒闭车”,因为同样的钱能买到更高的配置。比如极越07和极氪001共用底盘,哪吒L的电池比理想L6还大。这些细节,正是买家们津津乐道的点。
至于未来,不少人也在关注。高合停产一年半,最近又放话要找新投资人;哪吒正在招接盘者,据说有七十家在谈;领克开始接手极越的售后,但维修要等二十天。买车的人心里早有预期,他们说:这些都考虑过了。
说到底,还是钱的魔力。有人骂买倒闭车是“冤大头”,有人却把它当成抄底良机。小红书里每天都有新攻略,评论区永远吵成两派。但不管如何,倒闭车市场正在悄悄壮大,成了电车江湖里最另类的一条支线剧情。
要不要我帮你把这篇文章改得更“段子化”,像朋友圈那种轻松调侃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