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到中国广告协会的发文,心里头还挺感慨的 —— 终于有人对那些没边儿的汽车广告说 “停” 了!你别说,前阵子刷短视频,好多车企的宣传真是看得人一愣一愣的,又是穿高跟鞋开车,又是水下吐呼吸管微笑的,这哪儿是卖车啊,简直是拿安全当儿戏嘛!
就说上汽荣威那几条视频,我记得有个女的从驾驶位下来,高跟鞋得有五六厘米高,评论区里全是吐槽的。后来才知道,好多地方早规定穿高跟鞋开车要罚款了,真出了事还得担主要责任,车企咋就敢这么拍?还有那个 AI 生成的潜水视频,俩人手一松呼吸管就咧嘴笑,稍微懂点潜水的都知道这是玩命,这广告播出来,不明所以的人学了可咋整?
不光是安全问题,虚假宣传也让人头疼。小米汽车那事儿你们听说没?前阵子吹那个碳纤维前舱盖多厉害,结果后来又说能改回铝制的,还送积分道歉。说实话,买车的时候谁不看这些配置参数啊,要是连个前舱盖材质都能含糊,那发动机、续航这些关键数据还能信吗?律师都说了,这不仅违反广告法,还可能算合同违约,买车的人要是较真,车企赔都赔不过来。
现在广告协会终于出手了,明确说要给这些无底线营销踩刹车。我翻了翻他们的发文,里头提到《广告法》里的规定,说虚假广告不仅要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得负刑事责任,要坐牢的!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而且不光罚车企,平台也跑不了,实行 “一案双查”,审核没到位也得担责任。之前总觉得平台只管推流不管内容,现在看来是真要动真格了。
其实早该这样了。你想啊,车企为了卖车,今天整个 “女王副驾”,明天吹 “星轨大灯”,听着挺洋气,实际用起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我一个朋友去年买的车,宣传说能 “自动泊车无死角”,结果上个月在商场停车场,车子愣是蹭到了柱子上,找 4S 店说理,人家还说 “操作不当”,你说气人不?
现在监管措施也越来越细了,工信部都在征集车门把手的安全标准,以后车企再想在这些地方 “自吹自擂” 可难了。还有那个信用档案,违法的商家会被记下来,以后贷款、合作都受影响,这比单纯罚款管用多了。我觉得最有用的还是消费者举报机制,以后再看到离谱的广告,咱一键就能举报,让这些不良商家无处可藏。
不过话说回来,光靠监管也不够。车企自己得有点底线,别总想着走捷径。像蔚来那样,先把线控转向系统拿到官方认证再宣传,不也卖得挺好?非要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噱头,最后砸了自己的牌子,多不值啊。而且现在中国汽车不是要出海吗?要是带着这些 “无底线营销” 的名声出去,丢的可是整个民族品牌的脸。
我还记得之前看创维汽车的新闻,说创始人说开车能治病延寿,后来又说是断章取义。这种事儿多了,消费者哪儿还敢信啊?以后再听到车企说 “黑科技”“新功能”,我估计大家都会多留个心眼,先查查是不是真的,有没有认证。
总的来说,广告协会这次出手太及时了。希望以后能少看点离谱的汽车广告,多些实在的介绍。你们平时刷到过哪些让人无语的汽车广告?是觉得监管来得太晚,还是觉得力度还不够?评论区跟我唠唠,让我也开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