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慕尼黑车展前夕,宝马集团在德国总部迎来了一场被董事长齐普策称为“属于宝马的完美时刻”的发布会。作为宝马“新世代”车型的首款量产车,全新BMW iX3的正式亮相,标志着这家百年车企正式按下了电动化的“加速键”。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
与此同时,在沈阳生产基地的同步直播中,中国工程师团队正在为这款车的本土化版本进行最后调试。这款深度契合中国市场需求打造的车型,将于今年年内正式亮相,并计划在2026年实现量产。
从“浑然一体”到“超感数字融合”
新世代BMW iX3采用“浑然一体”的设计语言,展现出宝马新世代的视觉体验精髓。车辆保留了双肾格栅、天使眼大灯等标志性元素,同时通过LED光带将格栅与灯组融为一体,形成“天使之翼”光效前脸,致敬1960年代BMW 1500车型的经典比例。
宝马集团设计高级副总裁霍伊顿克表示:“新世代的设计为宝马经典价值提供了全新现代演绎”。极简主义的外观不仅美观,更提升了空气动力学性能。双肾格栅从经典的BMW 1500汲取灵感,微微内凹的型面致敬宝马经典的“鲨鱼鼻”造型。
前瞻的“超感数字融合”设计以LED轮廓光取代传统镀铬饰条,与双肾格栅融为一体,并通过光导和光耦合条将轮廓光线引向纵深,形成立体感深邃光效。纤细的横向区域光仿佛展开“数字天使光翼”,将视线拉伸至斜切灯势的日行灯。
车尾部分,新车未采用流行的贯穿式尾灯,但修长的尾灯造型与大尺寸扩散器装置,提供了良好的下压力表现。一体成型、车身同色轮拱重塑了传统拆件才能营造的肌肉感,隐藏式门把手在驾驶员靠近时自动弹出,关闭时则使整车轮廓顺滑流畅。
视觉锥理念造就最佳视野
进入车内,宝马的创新理念在座舱设计中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宝马首次在座舱里应用“视觉锥”概念,以符合下意识的驾驶视线设计,减少视觉焦点的切换时间与频率。新世代iX3的座舱整合了3D抬头显示、视平线全景显示、超感方向盘与超感中控四大交互界面。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视平线全景显示系统,它依托宝马自研超近距投影技术,将信息投射于风挡玻璃黑色涂层区域,形成近40英寸、4K分辨率的投影画面,替代传统仪表盘。
全新3D抬头显示位于视平线全景显示上方,可将导航和自动驾驶信息投影到驾驶员最佳视野内,二者精妙配合,信息呈现井然有序。应用专利纳米镀膜的前风挡玻璃,让重要驾驶信息无惧偏光墨镜,在任何环境光线下依旧清晰显示。
中控屏采用矩阵背光技术,通过精确的独立分区控光,实现更高动态对比度、更细腻的画质细节。屏幕采用行业唯一的“自由剪裁”式设计,向驾驶员侧倾斜17.5°,充分考量人体工程学,让驾驶员拥有“黄金视角”。
大圆柱电池与800V平台突破
作为宝马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里程碑式产品,新世代BMW iX3采用了全面升级的宝马第六代电驱系统,集成了两大核心技术突破:大圆柱电池和全新800V高压平台架构。
大圆柱电池技术代表了动力电池领域的重大飞跃。与传统电池相比,大圆柱电池采用无模组(Cell to Pack)设计,将电芯直接集成至电池包,大幅提升体积利用率和能量密度。配合“电池车身一体化”创新技术,电池包不再是简单的储能部件,而是作为车身结构的一部分,既减轻了整体重量,又降低了车辆重心,同时提升了车内空间和空气动力学表现。
800V高压平台的引入则彻底改变了电动车的补能体验。这一架构支持高达400kW的峰值充电功率,实现了10分钟补充400公里续航的突破性表现,彻底缓解用户的续航焦虑。高压平台不仅提升了充电效率,还优化了能量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配合高效的热管理系统,确保电池在各种工况下都能保持最佳工作状态。
电控系统同样迎来革新。宝马自研的“能量智控系统”作为中央控制中枢,能够智能管理能量流动,实现最优能效分配。这套系统支持软件远程升级,可持续优化能源使用策略。
动力总成方面,创新性的励磁同步电机与异步电机组合,实现了能量损耗降低40%、整车效率提升20%的显著进步,为驾驶者带来更直接、更灵敏且充满乐趣的电动驾驶感受。
四个“超级大脑”重新定义智能驾控
新世代iX3的革新渗透到了车辆的每一个“关节”中。除了外观、内饰、动力之外,基于全新电子电气架构,新世代车型拥有4个“超级大脑”,分别运行负责车辆车载娱乐系统、驾驶辅助系统、驾驶动态控制系统,以及车辆进入、空调与舒适体验四大核心功能的软件平台。
BMW驾控超级大脑,首次实现了将动力传动系统与驾驶动态功能的深度融合,响应延迟低于1毫秒,信息处理速度较以往系统提升10倍。该高性能控制单元处理驱动、制动、能量回收和转向功能,并首次在纯电动新世代车型中搭载完全自主开发的BMW动态性能控制系统。
凭借百年动态调校经验与智能算法赋能,这一系统不仅带来迄今最精准的驾驶体验,还实现高效能量回收、低速工况下的平顺性以及动态加速时的卓越牵引力。98%的日常制动通过能量回收完成,呈现宝马历史上最平顺的制动体验。
全新线束系统和高速数据传输,让新世代产品减少600米线束长度,实现减重30%,为未来的功能升级留下了充足空间。
从研发到生产的全方位本土化
专为中国消费者需求打造、基于新世代平台开发的新世代BMW iX3中国专属版,即将于年内正式亮相。这款车型不仅拥有新世代核心技术,更在智能座舱、驾驶乐趣、驾驶辅助和舒适性等方面为中国用户做了深度定制与调校,充分诠释了宝马“更宝马,更中国”的战略理念。
轴距加长超100mm,后排腿部空间显著提升,专属后排座椅由上海团队精心开发,坐垫加厚加长,确保长途乘坐舒适性。针对中国典型路况与驾驶偏好,宝马工程团队对底盘与悬架系统进行了专属调校优化。
智能座舱方面,为中国量身定制的全新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融入本土数字生态,优化常用场景下中国用户的高频交互体验。BMW智能个人助理也迎来全面升级,采用与阿里巴巴共同开发的宝马定制大语言模型技术,并将AI智能体引入座舱。
驾驶辅助系统由宝马与Momenta合作研发,基于AI大模型驱动的“感知—规划—控制”一体化架构,能够像人类驾驶员一样理解复杂路况并做出决策,具备自我学习和进化能力,覆盖高速及城区道路,实现全场景领航辅助。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宝马的中国本土化战略不止于车辆定制。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强调:“新世代很多创新来自中国,在很多方面为中国量身定制,‘家在中国’不是口号,而是将创新基因植入本土土壤”。
目前,宝马在中国拥有3000多名软件工程师,4处研发中心分布在北京、上海、沈阳和南京。上海研发中心建立了德国之外唯一的Skylab人机交互用户体验研究中心。
2025年,宝马还通过与华为终端合作,将推出包括BMW数字钥匙、HUAWEI HiCar和My BMW App在内的数字化服务,借助鸿蒙系统完善手机、车机、智能家居之间的互动。
宝马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中国电池企业展开深度合作。2024年底,沈阳生产基地已启动大圆柱电池包的试生产,为新世代车型的国产化提供核心支持。这预示着,中国用户将率先体验到超长续航、高效充电与极致驾驶乐趣的全新电动出行体验。
5个月前,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在上海车展前夕表示:“中国速度的本质,是与本土伙伴的同频共振”。宝马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已从“采购供应”升级为“联合定义未来”。首批国产新世代车型将于2026年在沈阳工厂下线,实现“从设计研发到生产交付”的全链条本土化。
宝马集团正以其独特的“全球技术与中国创新”双轮驱动模式,重新定义高端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规则。通过将最前沿的全球技术与中国本土的数字化生态、驾驶场景和用户需求深度融合,宝马不仅展现了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更体现了其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本土创新的智慧。
这种深度本土化战略正在结出硕果:中国研发团队参与定义的专属配置,与本土科技巨头联合开发的车载系统,以及针对中国路况特别调校的驾驶辅助系统,无不彰显着宝马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
随着首批国产新世代车型将于2026年在沈阳工厂下线,宝马正在书写“更宝马,更中国”战略的全新篇章。这不仅代表着宝马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更预示着中国正在从“全球最大市场”向“全球创新引擎”的转变。
未来已来,宝马新世代iX3正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传统豪华汽车制造商在电动化转型中的创新与突破,更折射出中国市场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日益重要的话语权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