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国际汽车智能座舱大会(ICIC 2025)9月16日在环秀湖畔盛大开幕!本届大会以“AI赋能智舱革新,重构人·车·未来生态”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探究汽车智能座舱演进路径,搭建产业链各方交流协作平台,推动汽车产业技术突破与生态融合。
在9月17日的『座舱智能语音交互』论坛上,百度地图智舱总经理余云飞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发表《智能座舱跨模态AI语音,助力车企打造座舱跨代语音新体验》演讲,详细分享了百度地图智舱业务通过大模型全面重构智能座舱AI语音的创新实践经验,为行业技术升级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方向和实施路径指引。
大模型加速车载语音助手智能化进程,用户粘性攀升
从2024年开始,大模型在智能座舱的渗透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预计今年量产搭载大模型能力的新车将有望达到900万台。与此同时,随着大模型对用车场景服务的持续丰富,将推动车内语音交互活跃度持续攀升。
大模型驱动传统语音链路改造升级
除此之外,智能VAD、理解力增强、超拟人TTS等全新能力也已全面量产上车,基于新研发的统一落域拒识置信度模型构建的开放、灵活的智舱大模型2.0架构,能够精准匹配市场需求,贴和车企自研趋势。基于这套架构,百度地图智舱团队联合吉利银河品牌共同研发落地座舱语音新标杆,建立同级最强体验。这套能力也会在年内持续落地更多品牌年款车型。
从改造到原生,突破车载语音交互体验天花板
受限于传统级联的车载语音架构,当前的智能座舱语音仍然无法完全做到像真人一样思考和沟通。随着端到端语音技术的发展,在舱内实现端到端语音交互已逐步成为趋势。
百度地图智舱业务率先完成端到端语音语言大模型与智能座舱的深度融合,将智舱数据全面注入端到端语音语言大模型,强化大模型对用户意图的理解能力,弱化传统垂类划分概念,实现对用户意图的精准判断。借助与百度地图,百度搜索能力的深度打通,端到端语音语言大模型实现海量信息实时互联,彻底摆脱信息孤岛,基于RAG技术赋予大模型行业专家知识,大幅降低模型幻觉。同时,这套能力还可帮助车企打造符合车企调性的人设与声效,与车企共同建设成长型行车伴侣,打造品牌差异化竞争力。
大模型技术正在结合多种生态构建面向座舱全场景的通用智能体。百度地图智舱业务将端到端语音语言大模型作为智能体中枢和交互UI,深度融合车辆与环境感知信号,结合用户记忆,以自然语言构建对话系统,形成智能座舱跨模态AI语音的系统性解决方案,这套能力在上汽通用最新发布的别克至境L7首发搭载,并持续OTA进化。
未来,车企需要的必然是以开放架构为基础,以生态聚合为核心的通用智能化解决方案。百度地图正在深度融合端到端语音语言大模型与百度地图出行系统,专注打造智能出行领域的超级Agent【小度想想】,在AI检索、AI出游、AI导航、AI陪伴等方面,为用户提供贴心的出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