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管所三楼的等候区里,张建国把老花镜往鼻梁上推了推,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体检表上的 "72 岁" 字样。前排穿格子衫的老头刚哭丧着脸出来,嘴里念叨着 "图形题根本记不住",吓得他手心瞬间冒了汗。
"下一个,张建国。" 窗口里的民警朝他招手时,他听见后排传来儿媳压低的声音:"爸要是过不了,也算死心了。" 这话像根针戳在心上 —— 自从去年老年代步车被禁,他连去公园下棋都得等儿子周末有空送,这驾照成了他最后的 "体面"。
测试室里的电脑屏幕亮得刺眼,民警调大字体后点开系统:"20 道题,20 分钟,90 分合格,有 1 年 5 次机会。" 张叔赶紧把胳膊肘撑在桌上,盯着第一道题跳出来:屏幕先闪过三个数字 "5、8、3",两秒后变成选择题,问刚才出现的数字组合是哪一个。
"还好还好,不算难。" 他小声嘀咕着点了正确选项,指尖在鼠标上颤了颤。可下一题就让他蒙了:一张交通场景图里标着红、蓝、黄三个圆点,停留三秒后切换页面,问黄色圆点标注的是信号灯还是指示牌。他皱着眉回想,眼前总晃着刚才那道数字题的影子,犹豫半天选了 "信号灯",屏幕立刻弹出 "错误" 的红色提示❌。
后背的汗一下子渗出来了。他想起昨天在家模拟时,老伴在厨房喊 "酱油没了",害得他漏看了图形题细节,只考了 85 分。儿子当时就劝:"爸,要不别折腾了,我每周多跑几趟就行。" 可他偏不服 —— 小区里的李渝龙比他还大两岁,上周不就考了满分?
正走神的功夫,屏幕又跳出判断题:"驾驶时遇到突发情况,应优先踩刹车还是打方向?" 这题倒熟,他天天看交通频道,立刻点了 "正确"(优先刹车)。接下来的题目越来越杂:有的让记忆车辆停放的位置顺序,有的考信号灯变化规律,还有道题给了五种交通标志,让选出其中三种禁令标志。
"这题刚才见过......" 他盯着屏幕上的禁止超车、禁止停车标志,忽然想起早上在公交上看的宣传单,车管所专门为老人设了模拟考台,难怪李渝龙说 "先练一次就有底"。可惜他昨天急着来报名,没来得及去试。
最后三道题是连环记忆题:先看一段 10 秒的行车视频,接着回答视频里出现了几个行人、红绿灯变化了几次。张叔屏住呼吸盯着屏幕,连眼睛都不敢眨,直到视频结束赶紧把答案填上去。提交试卷的瞬间,他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比电脑开机声还响。
"95 分,合格。" 民警把成绩单递给他时,张叔的手还在抖。出门撞见儿媳站在走廊里,手里攥着瓶矿泉水,表情比他还紧张:"爸,真过了?刚才那大爷说有几道图形题特绕......"
"那是他没用心记。" 张叔把成绩单折好塞进口袋,忽然想起测试时邻座的老头,对着 "数字回忆题" 急得直拍桌子,最后才考了 80 分。其实题目里的规律挺明显,比如数字题都是三位数组合,图形题多考交通标志,只是老人们眼神和反应慢些,得比年轻人多花点心思。
下午去驾校报名时,教练指着墙上的新规海报:"现在 70 岁以上考 C1、C2 都得先过这关,上个月我们这儿三个老头去考,就李叔一个过了。" 张叔摸着崭新的学员证笑了,他想起年轻时开拖拉机跑运输的日子,那时要是有这政策,说不定早就拿驾照了。
回家路上,儿媳开车路过路口,张叔忽然指着红绿灯说:"刚才那道题里,黄灯亮时没说能走啊。" 儿媳忍不住笑:"爸,您这刚考完就成专家了?" 他没接话,心里盘算着明天得去车管所的模拟考台再练几遍 —— 可不能在科目一上栽跟头。
现在张叔每天早上都抱着手机刷模拟题,老伴嫌他占着 WiFi,却偷偷把家里的交通标志模型摆在桌上。小区里几个老头常来问他考试细节,他总说:"不难,就是得沉住气,毕竟开车不是小事,这测试考的不光是记性,更是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