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庆绿金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在重庆市綦江区投资3亿元建设的年处理5万吨新能源汽车退役锂电池项目,已正式获得当地发改委受理公示。
根据行业数据,2018年我国首批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百万辆,按照动力电池普遍8年的质保期限计算,这批车辆的动力电池将于2026年起集中进入退役期。业内预测,到2030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到350万吨的规模。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庆绿金公司的项目应运而生。项目选址綦江区古南街道金福大道,将新建智能化厂房及研发办公楼超过2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废旧三元锂电池处理能力1万吨/年、磷酸铁锂电池4万吨/年。
据了解,该项目采用行业先进的回收处理技术,核心业务涵盖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与资源再生两大方向。通过自动化拆解、材料修复等工艺,项目每年可产出再生锂电池12000吨;同时通过湿法冶金等工艺,可回收碳酸锂3336吨及多种硫酸盐产品。
綦江区作为重庆传统工业基地,近年来积极谋求产业转型升级。该项目的落地,不仅契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方向,也为当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重要契机。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重庆市循环经济协会相关负责人指出,“随着退役高峰临近,建立规范、高效的回收利用体系已刻不容缓。这类项目的建设,对保障资源安全、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入局者增多,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也面临着技术标准不统一、回收网络不完善等挑战。如何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实现从“绿色开端”到“绿色终结”的完整闭环,仍需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