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跑高速赶夜路,刚过互通就撞见前方施工 —— 闪着警示灯的护栏歪歪扭扭,还有辆卡车停在路侧。我下意识踩了脚虚刹,瞟了眼仪表盘上亮着的辅助驾驶图标,结果系统半点反应没有,吓得我赶紧一把把住方向盘猛打方向。
后来才知道,不是我车的问题。有测试机构拿近 40 款热门车做过实验,夜间施工区遇卡车的场景里,能成功避让的连一半都不到,通过率才 47% 出头。你说这事儿吓人不?那些吹得神乎其神的激光雷达、视觉系统,一到晚上遇上强光干扰或者奇怪的障碍物形状,好多直接就 “瞎” 了。
我有个朋友更惊险,上个月在城郊快速路开着辅助驾驶,突然窜出个施工警示牌。他说当时系统提示音刚响,车都快贴上去了,多亏他反应快拉手刹。后来看新闻才发现,不少车型栽在这种 “非常规障碍物” 上 —— 有的是激光雷达被假车模型晃了眼,有的纯视觉方案被远光灯照得没了脾气。
说实话,现在好多人对辅助驾驶太迷信了。之前看交警通报的案例,有司机开着辅助驾驶低头看手机,结果车蹭了护栏还说 “是车自己偏的”。这哪儿是车的问题啊,分明是把命交给机器了。要我说,真到了夜间施工区这种地方,双手别离开方向盘比啥都强。
我自己总结了点经验,每次晚上开夜路,看到 “前方施工” 的牌子就立马关了巡航。眼睛得盯着路面,不光看前车尾灯,还得留意路边有没有反光锥、警示灯这些零碎玩意儿。有次我就是瞥见护栏缝里露着个红马甲,提前减速才躲开了蹲在那儿的工人。
车企其实也心里有数,广汽丰田那个销售副总不就说了嘛,“再好的智驾都是辅助驾驶”。这话实在。毕竟现在的技术还没到能应对所有情况的地步,暗光、逆光这些场景里,机器的眼睛就是不如人靠谱。
前几天跟老司机聊天,他说以前没这些智能配置的时候,夜间开车反而更专心。现在有了辅助驾驶,好多人反而放松了警惕。你别说,还真是这么回事 —— 测试数据里超过 80% 的辅助驾驶事故都发生在白天,就是因为大家觉得 “安全” 就掉以轻心了。
真遇上突发情况,别等系统提示,自己果断接管才是关键。我那朋友事后总结,宁愿多踩几脚刹车,也别指望机器能帮你 “化险为夷”。毕竟施工区里可能藏着铁板、沙土堆,任何一样都不是闹着玩的。
现在晚上开车经过施工路段,我都把音乐关了,窗户留条缝听动静。有时候机器识别不出来的东西,耳朵倒能帮上忙 —— 比如施工的电锯声、工人的吆喝声,提前有个预判就少点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