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AI”迎来深度融合新机遇
创始人
2025-10-23 19:47:18
0

10月11日至12日,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的2025中国自动化大会(CAC2025)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在以“以智赋能 掌控未来”为主题的本次大会上,业界共议自动化与智能化融合路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理事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杨孟飞致辞表示,站在“十五五”谋篇布局的新起点,自动化技术面临与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新机遇。在此背景下举办本次大会,既是对“十四五”期间自动化领域创新成果的系统梳理与总结,更为“十五五”技术突破与产业布局搭建关键对话平台。

“自动化技术发展与制造业的进步相伴相生、相互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于海斌提出,自动化系统是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核心引擎,自主智能自动化将成为未来工厂的核心支撑。自主智能自动化旨在通过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让系统具备实时重构能力,使系统能够自主感知、分析决策并执行任务。在流程工业中,系统可实时捕捉数千个生产参数波动,自主调整工艺,将产品质量稳定在极窄的区间内,同时降低原料消耗。

于海斌进一步提出未来自动化系统发展的四大方向:制造世界模型需融入第一性原理,解决因果推理问题;工业具身智能应实现高效数据生成,解决可靠性和泛化性;准虚拟控制器要打好数字底座,解决计算成本与时延;工业操作系统需多层级多粒度的制造要素适配与迁移。他预测,到2040年,工厂将基于自主智能技术的进步,催生面向未来的超级自动化系统,实现人只需表达意图,系统就能自主运行管控的新型工厂形态。

“在工业制造业‘数转智改’的浪潮中,人工智能正以‘破局者’与‘增效器’的双重角色深度重构工业控制系统核心逻辑。”和利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何春明认为,人工智能打破了传统工控系统依赖预编程控制算法和人工经验的局限,融合知识驱动的机理模型与数据驱动的AI模型,构建“感知—决策—执行—反馈”的自主闭环,主动调整控制参数和算法,快速适应产品、工艺、原材料和环境的变化,实现全流程协同控制,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据他介绍,采用多模态大模型实现工艺设计图纸到控制代码的自动转换,降低了工业控制系统工程实施成本和时间消耗。同时,基于自然语言的人机交互方式也大幅降低了用户培训成本和运维难度,推动工业控制系统向多智能体协同的新形态跨越。

来源:中化新网编辑:张砥石 李静静 赵鹏终审:刘广伟

(神马股份)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原创 吃... 前言 靠着中国工厂的缝纫机没日没夜转,靠着中国供应链的物流车风里来雨里去,希音把2600多亿营收揣...
车企忙着给自己请明星代言,对卖... “我要控制我自己,不会让谁看见我哭泣。” 1999 年,张柏芝一首《 星语心愿 》红透大江南北,该歌...
僵局已破,车市正式进入淘汰赛 今年三季度的三个月,国内车市实在不算景气,7、8月勉强实现了同比微涨,国庆前的“金九”,也仅仅上涨了...
资本再加持无人车领域,九识智能... 无人车赛道的资本化进程与市场竞争正在同步加速。 10月21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获悉,九识智能近日宣布完...
金额不超过50亿!广汽拟发行科... 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上交所官网获悉,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集团)近期面向专业...
2025年1-8月西安新能源汽... 10月23日,西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西安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作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副局...
京东“国民好车”车型名称确定,... “京东汽车”有新进展。 10月23日,京东联合宁德时代、广汽集团推出的“国民好车”车型名称官宣,新车...
固态电池系列报告之三:车端应用... 中银证券发布的这份报告聚焦固态电池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进展,系统分析了其技术优势、产业化趋势及产业链变革...
原创 因... 大众汽车要临时关闭工厂,不是偏远的组装厂,而是连沃尔夫斯堡总部的生产线都可能停摆,那可是高尔夫和途观...
“研发+制造” 江苏企业不断丰... 新产品持续涌现,新动能加速集聚。今年以来,江苏企业依托“研发+制造”双优势,不断丰富产品矩阵。 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