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智控最近一次大涨发生在10月15日。当日午间,市场上传出一则消息:特斯拉向三花智控下达了超过50亿元的线性执行器订单,并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开始交付。市场估算,按照这个订单量,足以生产至少18万台特斯拉Optimus(擎天柱)人形机器人。
该消息传出后,三花智控在A股和港股同时直线拉升。三花智控A股盘中触及涨停,报44.18元/股。当日晚间,三花智控不得不紧急发布公告回应称“该传言不属实”,公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 项。三花智控的股价年内已经翻倍,市值也从5月30日的964亿元,一路上涨至10月22日的2024亿元。
这家位于浙江新昌,以做农机和空调配件起家的小厂,在切入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特斯拉一级供应商之后,现在已经开始讲述“机器人配件供应商”的新故事。市场正在紧张地期盼着,它能在未来拿下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订单。
人形机器人赛道在2025年炙手可热。摩根士丹利报告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5万亿美元,投入使用数量或超10亿台。
面对万亿元规模蓝海市场,除了特斯拉,国内新能源车企们也扎堆“下海”,汽车产业链中诞生的“造富”故事不止三花智控一个。
今年4月, 广汽集团发布了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包括新一代一体式关节产品和低压伺服驱动器等,还计划在2025年完成自研零部件小批量生产,并在广州设立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示范区。
在2024年财报电话会上,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就表示,人形机器人与汽车产业更深入地融合,将是小鹏汽车“三条增长曲线”之一。他还透露,小鹏人形机器人预计将在2026年下半年实现量产。
小米集团在2022年曾发布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天眼查信息显示,今年10月10日,北京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已为“第三代人形机器人CyberOne”完成作品著作权登记。
来源:财经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