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保时捷利润暴跌95.9%!弃电赌油豪赌,代价有多惨痛?
创始人
2025-10-28 06:50:59
0

2025年10月25日,一则来自德国斯图加特的财报新闻,让原本平静的豪华车圈炸开了锅。

保时捷,这个常年躺在大众集团利润表顶端的“现金牛”,交出了一份近乎惨烈的成绩单——前三个季度税后利润同比暴跌95.9%,只剩下1.14亿欧元。

要知道这个数字放在去年同期,还是27.8亿欧元,相当于直接蒸发了近27亿欧元,差不多是13个鸟巢体育场的造价。

更扎心的是第三季度的表现,7月1日到9月30日这三个月,保时捷不光没赚钱,还亏了9.66亿欧元。

而去年同一时间段,它还净赚9.74亿欧元,一正一反差出了近20亿欧元的鸿沟,这种断崖式下跌,放在保时捷近三十年的发展史里都极为罕见。

但奇怪的是消息出来后,它的股票在盘后交易里居然没怎么波动,市场这种反常的平静,反倒比利润暴跌本身更耐人寻味。

咱们先把数据摊开了说,除了税后利润,营业利润的跌幅更吓人,前九个月营业利润仅4000万欧元,同比去年的4亿欧元暴跌99%,几乎等于白干。营收也没能幸免,下降6%至269亿欧元。

可能有人会问,保时捷不是一直卖得挺贵吗?怎么会亏成这样?答案其实就藏在它今年突然急转弯的战略里——放弃电动化,豪赌燃油车回归,这波操作直接花掉了31亿欧元的“转型费”。

这个战略转向的操盘手,是保时捷现任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这位从2022年9月起就同时执掌大众集团的高管,在今年做出了一个让整个行业都震惊的决定。

把之前喊得震天响的电动化目标全部取消,规划好的电池生产项目说停就停,已经排上日程的新款电动车型,上市时间全被推迟。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听起来逆潮流的“燃油车回归计划”,宣称未来十年要把重心重新放回燃油车领域。

保时捷给出的理由是“市场实际情况与客户需求”,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更像是一次被逼到墙角的“紧急刹车”。

毕竟在2025年这个时间点,全球主流车企都在往电动化赛道猛冲,连劳斯莱斯、宾利都推出了电动车型,保时捷反而往回跑,背后肯定有难言之隐。

而这笔31亿欧元的特殊支出,就是这次战略急转弯的直接成本,包括搁置项目的违约金、生产线改造费用、研发投入的打水漂,全都算在了今年的账上,利润能不暴跌才怪。

保时捷的首席财务官倒是看得很开,对外说“甘愿暂时承受财务数据下滑的代价,以增强长期抗风险能力”,还预测2025年是业绩低谷,2026年就能好转。

这话听着有底气,但能不能兑现,得看它赌的这条路走不走得通。

而要判断这条路通不通,首先得搞清楚,它为什么非要放弃电动化?核心原因就两个:电动化卖得不好,燃油车的基本盘还在。

先说说电动化的窘境,虽然保时捷早在几年前就推出了电动车型Taycan,但市场反应一直不达预期,根据行业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Taycan全球交付量才1.4万辆,同比暴跌50%。

价格高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买保时捷的人,很多就是冲着火油发动机的轰鸣声和操控感来的,换成电机后,那种“保时捷味”淡了不少,老客户不买账。

再加上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这些新势力车企的强项上,保时捷明显跟不上节奏,年轻消费者又被其他品牌抢走不少。

更要命的是销量端的持续下滑,这已经是保时捷连续第二年销量下跌了,2025年1月1日到9月30日,全球交付量21.55万辆,比去年同期少了6%。

而作为曾经的“最大功臣”,中国市场的表现堪称惨烈,直接拖了后腿,今年以来在华销量才3.22万辆,同比下滑近26%。要知道2022年的时候,它在华销量还能冲到6.8万辆,两年时间几乎腰斩。

布鲁姆在公开场合直言“中国豪华车市场已彻底崩盘”,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从保时捷的数据来看,确实没说错,光中国市场的下滑,就导致它全球销量少了四分之一。

为什么中国市场会突然“不香了”?这不是保时捷一家的问题,整个豪华车市场都在经历调整。

一方面,经济环境变化让不少消费者收紧了钱包,豪华车这种非必需品的购买意愿自然下降;另一方面,中国本土豪华品牌的崛起,还有新势力电动车型的冲击,让保时捷的竞争压力陡增。

以前提到豪华跑车,大家首先想到保时捷,现在选择多了,它的吸引力自然就打了折扣。除了中国市场,美国那边的关税也给了保时捷一记闷棍。

特朗普政府新增的关税政策,让保时捷出口到美国的车型成本大幅上升,美国是保时捷的第二大市场,销量占比不低,关税上涨要么导致售价提高影响销量,要么就得自己消化成本压缩利润,左右都是亏。

销量低迷叠加关税冲击,让保时捷原本的盈利模型彻底失效,这才逼得它不得不放弃电动化,回头抱燃油车的“大腿”,毕竟燃油车才是保时捷的“命根子”。

无论是911还是卡宴,之所以能卖上高价,核心就是那台调校得炉火纯青的燃油发动机。

在全球范围内,依然有大量消费者愿意为这种传统的驾驶体验买单,尤其是在一些环保法规没那么严格的地区,燃油版保时捷的销量一直很稳定。

保时捷可能是觉得,与其在电动化赛道上跟新势力拼得头破血流,不如守住自己燃油车的基本盘,至少能保证稳定盈利,但战略转向的代价,不光是钱,还有人。为了应对这场危机,保时捷已经开始裁员节流。

计划到2029年前,在总部斯图加特地区以“社会兼容”的方式削减1900个岗位,同时不再续签约2000份临时合同,加起来就是近4000个工作岗位没了。

所谓“社会兼容”,说白了就是给足补偿金的自愿离职,但对那些在保时捷工作了十几年的老员工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而且这还只是开始,未来几周内,保时捷还要推出另一项节流计划,正在跟职工委员会谈判。

首席财务官布雷克纳的话也透露出了紧迫感:“我们必须做好准备,短期内外部环境不会得到改善。”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接下来的日子会更难,不裁员不节流,可能撑不下去。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保时捷是不是疯了?现在都在讲新能源,它倒好,反其道而行之。

但如果换个角度想,这其实是传统豪华车企在时代变革中的一次艰难抉择。

保时捷的困境,本质上是整个传统豪华车行业的缩影——电动化转型跟不上,传统优势又在被侵蚀,进退两难。

以前大家买豪华车,买的是品牌、性能和身份象征,这些都是保时捷的强项。

但现在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更看重智能化、续航和科技感,这些恰恰是保时捷的短板,而要补这些短板,需要砸巨额资金研发,还不一定能成功。

反观燃油车,虽然未来可能会面临更严格的环保法规,但至少现在还有稳定的市场和利润,保时捷选择先保住基本盘,再图后事,也算是一种无奈的理性。

不过这场豪赌的风险也不小,31亿欧元砸进去,要是未来燃油车市场萎缩的速度比预期快,或者环保法规突然收紧,那保时捷就真的进退两难了。

而且放弃电动化的这段时间,竞争对手会趁机拉开差距,等它再想回头的时候,可能已经追不上了,再说说市场为什么对利润暴跌反应平淡。

可能是机构投资者早就预判到了这次战略转向的成本,股价已经提前消化了利空;也可能是大家还在观望,想看看保时捷的燃油车回归计划到底能不能成。

毕竟保时捷作为豪华车领域的标杆,手里还是有不少牌的,比如强大的品牌号召力、稳定的核心客户群,还有大众集团在背后的支持。

布鲁姆的任期将在今年年底前结束,他在这个时候推出如此激进的战略,不知道是为保时捷铺好后路,还是把难题丢给了下一任。

不管怎么说,2025年对保时捷来说都是关键的一年,31亿欧元的豪赌已经下注,能不能赢回来,就看2026年的市场表现了。

保时捷的这场风波其实也反映了当下汽车行业的变革有多剧烈,以前那种“造好车就能卖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无论是豪华品牌还是普通品牌,都得跟着市场变。

消费者的需求在变,技术在变,政策也在变,任何一个决策失误,都可能从盈利冠军变成亏损大户。

这场豪赌的最终结局,可能要等到五年后才能见分晓,但至少现在来看,保时捷已经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利润暴跌95.9%的沉重代价。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炸裂!“尹锡悦曾命令我抓政敌,...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昔日风光无限的尹锡悦,如今却沦为囚号“3617”的阶下囚,他所涉及的案情细节...
武汉青山区公布工程建设招投标整... 湖北日报讯(记者余瑾毅、通讯员李利华、柳惠芳)招标文件编制不规范、评标专家履职不严、村干部私自指定施...
韩国一公益组织曝光“坏爸爸”:... 在菲律宾,有一群特殊的存在,他们是韩国男性在菲律宾与当地女子所生的孩子。这些孩子大多是非婚生子,且父...
6岁女儿“下腰瘫”后,家长起诉... 2020年9月,6岁女童瑶瑶在练习舞蹈动作“下腰”时失衡摔倒,双下肢失去知觉,后被鉴定构成三级残疾,...
洪山未来学校开启体质测试“智慧...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齐毅豪)11月3日、4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洪山未来学校举办...
用学生跳楼出题,作业帮回应 近日,有网友反映,作业帮APP上出现调侃学生跳楼自杀的题目。截图题目显示,“生命可以轮回,高考只有一...
“史上最长”春节假期来了!连休... 11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2026年放假安排。据新华社报道,其中春节放假安排为2月15日至23日...
督办重点市政项目提速增效 靠...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徐学波 周月锋)11月3日下午,枣阳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高晓国带...
东湖评论:“螃蟹效应”当破 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螃蟹效应”,说的是竹篓里的螃蟹,当有一只想爬上去的时候,其他的就会立马钳制,把要...
襄阳高新区综合执法局:民生诉求...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金芪宇 岳国徽)11月4日,在襄阳高新区综合执法局获悉,立足“执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