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节点Auto,作者 | 天玑
今年7月正式跻身央企序列的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安汽车”),于近日交出了加入“国家队”后的首份三季度财报。
这份涵盖营收、销量、盈利、战略等多维度的成绩单,犹如一面多棱镜——既折射出其在新能源赛道上的强劲增长势能,也暴露出传统燃油车业务承压的现实困境。
而长安汽车当前的挑战,也映射了整个汽车行业的难题。在加剧的竞争之下,唯有不断创新,方能在挑战中闯出一条路。
01 营收、销量双增长
在国内汽车市场整体增速放缓、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长安汽车前三季度的营收表现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与增长韧性。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49.27亿元,同比增长3.58%。
营收增长的“底气”,源自销量端的扎实表现。
据长安官方披露,前三季度累计销量206.6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成为拉动整体销量增长的“核心引擎”——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达72.4万辆。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9月的销量表现——作为传统汽车销售旺季,长安汽车在9月迎来了新能源业务的“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9月单月新能源销量突破10万辆大关,同比激增87%,创年内单月销量新高。
《节点Auto》看来,长安汽车构建的“高端+中端+主流”新能源品牌矩阵,已形成协同发展、多点开花的良好格局。
分品牌看,阿维塔作为高端品牌代表,前9月累计销量9.07万辆,连续数月单月销量破万;深蓝汽车则聚焦中端市场,同期销量23.23万辆;长安启源9月交付4.1万辆,前三季度累计超20万辆。
在销量与产品结构优化的双重驱动下,长安汽车前三季度的盈利能力也实现了稳步提升。财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达20.18亿元,同比增长20.08%;毛利率提升至14.8%,较去年同期增加0.6个百分点。
《节点Auto》认为,毛利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两点:其一是规模效应逐步显现,随着新能源车型产量的增加,单位生产成本有所下降;其二是供应链管理优化,通过与核心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推进本地化采购等方式,有效控制了原材料成本。
02 SDA平台成转型“破局关键”
尽管新能源业务表现亮眼,但长安汽车在前三季度仍面临着传统燃油车业务下滑与行业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
从传统燃油车业务来看,受新能源汽车市场挤压、消费者购车偏好转变等因素影响,长安汽车前三季度燃油车销量呈现同比下滑态势。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燃油车销量达89.6万辆,同比下降8.3%。
为应对这一挑战,长安汽车在燃油车板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推出改款车型,如长安CS75PLUS2025款等,通过优化外观设计、升级智能配置等方式,提升产品竞争力;再如在三、四线城市进行渠道的下沉和服务的优化等。
一位业内人士直言,从行业竞争环境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汽车市场呈现出“新能源与燃油车同台竞技、价格战与技术战并行”的激烈竞争态势。
对于传统车企而言,若不能加快向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未来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在这一背景下,长安汽车将“平台化、模块化”作为转型的核心抓手,推出SDA智能汽车平台,旨在通过架构升级实现产品开发效率提升、技术迭代速度加快,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据了解,SDA平台(SmartDigitalArchitecture,智能数字架构)是长安汽车耗时5年研发的新一代智能汽车平台。与传统汽车平台相比,SDA平台具有三大核心优势:一是架构设计更先进,二是研发模式更高效,三是技术迭代更灵活。
目前,SDA平台已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据了解,目前,SDA平台已率先应用于启源E07、Q07和A06三款车型,即将上市的深蓝L06同样基于该平台开发。阿维塔品牌也计划于明年推出首款SDA平台新车。
这一变化,或许能给长安汽车带去更多确定性。
随着SDA平台逐渐成熟,长安汽车正在计划用SDA平台替代传统分布式架构。根据规划,到2030年,长安汽车的整体销量目标将力争突破500万辆,其中“数智汽车”将贡献超过300万辆,成为推动长安全面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的核心力量。
除了上述战略之外,长安汽车在海外市场也不断发力。
在国内市场面临竞争压力的同时,长安汽车将海外市场视为“第二增长曲线”,通过本土化生产、渠道扩张、产品定制化等方式,持续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前三季度海外业务表现亮眼。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长安汽车海外累计销量达46.53万辆。其中东南亚、中东市场增速超50%,泰国罗勇新能源工厂于三季度正式投产,首款本地化车型深蓝S05已实现批量交付,预计年产能达15万辆,将进一步支撑海外销量增长。
03 开启央企新身份
值得关注的是,这份财报是长安汽车成为央企后的首份成绩单。
2025年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挂牌成立,标志着长安汽车正式跻身央企序列,成为继中国一汽、东风汽车之后的第三家央企汽车集团,也是国务院国资委战略性重组整车央企中,首家将总部设在北京以外的汽车央企。这一重组事件,不仅是国家推动央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重要举措,更是长安汽车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事件”。
从战略定位来看,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旨在整合长安汽车的优质资产与资源,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龙头企业”,助力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汽、东风、长安三大央企汽车集团格局的形成,将有效整合汽车产业资源,避免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加快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品牌。”
在业务布局方面,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华荣曾明确表示:“集团核心资产和业务主要包括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三大全球数智新能源品牌,以及轻型车业务——长安凯程。未来,我们将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大研发投入与市场拓展力度,推动集团向‘数智化、全球化’转型。”
对于长安汽车而言,央企身份带来的优势不仅体现在资源整合上,还体现在品牌形象的提升上。
在央企身份的加持下,长安汽车也明确了未来的发展目标。朱华荣表示:“我们定了一个‘小目标’:到2030年,汽车产销400万辆,奋斗500万辆,其中新能源占比超60%,海外占比超30%。同时,我们还将力争进入全球汽车行业前十强,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汽车品牌。”
从当前进展来看,长安汽车距离2030年目标仍有一定差距,但前三季度的表现已为目标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
《节点Auto》看来,长安汽车也需应对一系列挑战。
当前,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比亚迪、特斯拉等头部车企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新势力车企与合资品牌也将加大新能源业务投入,长安汽车需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此外,供应链稳定性面临考验,全球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将对生产与成本控制带来一定影响。
未来,随着SDA平台的规模化应用、海外市场的持续拓展以及央企资源的不断整合,长安汽车有望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开启“新央企时代”的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