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挺意外的事儿,好多地方的公交车一夜之间换回燃油车了,这一下,不少关注新能源汽车的人都有点懵,难不成新能源车这就 “心凉半截” 了?
按理说新能源汽车现在多火啊,不管是普通老百姓买车,还是公交公司换车,之前都挺倾向于选新能源的,大家愿意用,主要是因为它够 “绿色”,不像燃油车那样排废气污染环境,而且之前还有不少政策红利,比如买车能拿补贴、上牌不用摇号之类的,这些都让新能源车成了香饽饽。
可光看表面光鲜没用,新能源汽车其实也藏着不少让人头疼的麻烦,这些麻烦不解决,用起来就特别不方便。
头一个麻烦就是续航难题,厂商卖车的时候总说自家的车能跑多远多远,听着特吸引人,比如有的说能跑五百公里、六百公里,可真开上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你想啊,要是开着空调,不管是夏天制冷还是冬天制热,都会费电,再遇上堵车,车走走停停的,耗电也快,要是车上再载几个人、装不少东西,续航里程立马就往下掉,根本达不到宣传的那个数。
尤其是到了冬天,这问题更明显,天儿一冷,电池就 “怕冷”,性能直接差了一大截,续航能缩水一半都有可能,这时候开新能源车的人心里就特别慌,总怕开到一半没电,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只能等着救援,这种续航焦虑,不少新能源车主都深有体会,冬季电池性能衰减导致续航大幅缩水,更是让这个问题雪上加霜。
除了续航,电池本身的问题也不小,一方面是电池使用寿命短,电动车的电池不是能用一辈子的,它有固定的充放电循环次数,一般来说,充放电几百次之后,电池的储电能力就会下降,跑不了那么远了,等衰减到一定程度,就必须换电池。
另一方面是高昂的更换成本,换一块电动车电池的钱可不是小数目,普通家用新能源车换一块电池可能就要三五万,甚至有的要七八万,这都快赶上半辆车的钱了,更别说公交车了,公交车体积大,需要的电池容量也大,换一次电池的成本可能要几十万,对于很多公交公司来说,尤其是那些小城市的公交公司,财政本来就不宽裕,这笔钱根本承担不起,只能看着电池衰减却没办法,最后只能放弃新能源车。
还有充电的问题也没解决好,虽然现在国家一直在鼓励建充电桩,马路上、小区里、商场停车场里,看着到处都在装充电桩,可实际上充电设施匮乏的问题还是没彻底解决,主要是新能源车越来越多,增长速度比充电桩快多了,比如一个小区里可能有几十辆新能源车,但充电桩只有几个,这就不够用了。
而且就算找到了充电桩,也不一定能马上充上,有时候要排队等很久,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或者节假日,等一两个小时都是常事,要是遇上急事赶路,这一等就特别耽误事,这种充电难、等待时间长的麻烦,让不少新能源车主觉得还不如开燃油车方便,加个油十几分钟就能搞定,不用浪费时间等。
那为啥公交车要放着新能源车不用,回头用燃油车呢?这里面其实有不少实际的考虑,不是说新能源车不好,而是公交车的需求太特殊了。
一方面是钱的压力,刚才也说了,新能源公交车电池更换成本高昂,公交公司是靠运营赚钱的,要是花一大笔钱换电池,很可能会影响正常的运营,尤其是小城市的公交公司,财政补贴没那么多,自己赚钱也不容易,根本扛不住这么高的成本,所以只能放弃新能源车,重新用燃油车。
另一方面是公交车的运营不能出一点差错,公交车得严格按照时间表发车,不能迟到,而且一条线路可能要跑几十公里,一天要跑好几趟,对车辆的可靠性要求特别高,新能源车充电慢,就算是快充,可能也得一两个小时才能充满,要是中间没电了,就得停在半路,不仅耽误自己运营,还会让乘客等得着急,影响大家出行。
可燃油车就不一样了,燃油车加油迅速、续航稳定更适配公交车运营需求,加一次油十几分钟就能搞定,而且加满油能跑好几百公里,不管是跑长途还是高频次运营,都能保证按时发车,不会耽误事,所以公交公司才会选择换回燃油车。
不过大家也别觉得新能源汽车就没前途了,其实不是这样的,现在新能源汽车是大趋势,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都在往这方面发力,科技也一直在进步,比如现在已经有企业在研发更耐用的电池,能让电池寿命更长,冬天续航衰减更少,而且还在想办法降低电池成本,以后换电池可能就没那么贵了。
另外,充电桩的建设也在加速,以后可能小区里、马路上的充电桩会越来越多,甚至还会有更快的充电技术,比如充几分钟就能跑几百公里,到时候充电难的问题就能解决了。
说到底,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各有各的好处,不是说哪个一定比哪个好,关键是看谁更符合实际需求,比如普通老百姓要是每天开的路程不长,家里能装充电桩,选新能源车就挺合适,不仅省油钱,还环保,可要是经常跑长途,或者找不到充电桩,那燃油车可能更方便。
公交车也是一样,要是财政宽裕,当地充电桩够多,新能源车其实也能满足需求,可要是财政紧张,运营压力大,暂时用燃油车也没问题,总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用因为公交车换回燃油车就觉得新能源车不行了,以后随着问题慢慢解决,新能源车肯定会发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