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这东西,真不是销售嘴里的“高级感”能糊弄的。前阵子帮发小选车,把他看中的大众迈腾和比亚迪汉EV都开了个够,来回跑了趟城郊国道,俩车的脾气秉性一下就露馅了。
先说迈腾,这货真是把“德系厚重”刻进DNA里了。刚上手那一下,方向盘回正的韧劲特别明显,就像有人在背后轻轻扶着似的。走市区那种被大车压得坑坑洼洼的柏油路,车身晃得很有章法,不是硬邦邦地怼上去,而是“咚”一声闷响就把震动吞了,坐后排的朋友说玩手机都不用扶着。
但你别说,这厚重感有时候也挺烦人的。过那种水泥接缝多的高架桥,底盘会把每一道缝的震动都传上来,不是颠,是那种“细碎的挠痒”,开久了手心都有点发麻。还有那次在盘山公路超车,打方向时总觉得车头慢半拍,像喝了点小酒的壮汉,稳是稳,但少了点灵劲儿。
转头开汉EV,第一感觉是“这底盘怎么跟德系不是一个路子”。起步过小区的减速带,悬架软得有点意外,不像迈腾那样硬接,而是像踩在厚海绵上,滤震特别彻底。一开始我还担心会不会太飘,结果上了高速跑到120,变道时车身一下就绷住了,侧倾比想象中小太多,比我之前开的日系车稳多了。
真让我惊艳的是它的智能悬架,销售说能实时调软硬。有段国道在修,坑洼得能把矿泉水颠出来,我本来都做好减速的准备了,结果车好像提前察觉到似的,悬架一下就软了,过去的时候居然没怎么颠。当时我就跟副驾的发小说:“这玩意儿比老司机还懂路。”
不过国产车也不是没短板。连续开了三个小时山路,汉EV的转向手感有点变沉,不像一开始那么轻盈。而且过那种尖锐的碎石坎时,底盘会传出“哐当”一声,没有迈腾那种“闷在肚子里”的质感,这点确实还有进步空间。
以前总听人说“底盘是玄学”,开多了才明白,根本不是什么玄学,是厂家愿不愿意下本钱。德系车靠几十年的调校经验,把“稳”做到了极致,但也难免有点墨守成规。国产车呢,不跟你拼经验,直接上传感器和智能控制,反而走出了另一条路。
我记得十年前帮我爸买第一辆国产车,过个减速带能把人弹起来,底盘散得像要散架。现在再看汉EV,不说完全超越迈腾,但至少在日常开的舒适度上,已经不相上下了。甚至有些地方更懂中国人——比如后排滤震做得更软,毕竟咱国人买车都爱带着家人。
对了,还有个小细节。迈腾的底盘噪音控制得特别好,高速上主要是风噪;汉EV虽然电机安静,但速度一快,底盘传来的路噪就比迈腾明显。这点我跟4S店的技师聊过,他说主要是隔音材料的选择不一样,德系车在这些“看不见”的地方确实舍得用料。
现在发小已经订了汉EV,理由很实在:日常通勤舒服,智能配置也多。但他也说,要是经常跑长途跑山路,可能还是会选迈腾。这倒也对,没有完美的底盘,只有合不合适的需求。
那些还在说“国产底盘不如德系”的人,真该去开一开最新的国产车。不是崇洋媚外不对,是时代变得太快了。以前德系车是标杆,现在国产车已经能跟标杆掰手腕了,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你们开车最在意底盘的什么?是过弯的稳还是滤震的软?我反正觉得,不管是德系还是国产,能让咱开着安心、坐着舒服的,就是好底盘。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别光我一个人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