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你只需要对着手机说一句话,就能搞定订票、订餐、做PPT、规划旅行所有琐碎事。听起来是不是很科幻?现在,阿里巴巴正式发布的“千问”App,就想让这一切成为现实。
这款被阿里定位为“个人AI超级助理”的新产品,一经亮相,就被视为直接对标ChatGPT的“王牌”。巨头亲自下场,AI助理大战正式开打!那么,这款被寄予厚望的“千问”App体验究竟如何?它真的能成为我们手机里那个无所不能的超级助理吗?
不只是聊天,AI助理的核心是“能办事”
如果你对AI的印象还停留在“陪你聊天解闷”,那可能要刷新认知了。新一代AI助理的核心竞争力,早已从“比谁更聪明”,转向了“比谁更能干”。
“千问”App想做的,就是成为那个最能干的“办事员”。让我们来看看几个阿里千问App的实测场景:
● 场景一:秒做PPT的研究报告
你可以对它说:“帮我写一份关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研究报告,并做成PPT。” 据悉,在不久前的实盘投资大赛中,“千问”仅用几秒钟就完成了一份深度报告,并自动生成了几十页的精美PPT,表现甚至优于ChatGPT、Gemini等全球顶级模型。
● 场景二:全自动的旅行规划
对它说:“给我规划一个五一去云南的5日游,要包含大理和丽江,人均预算3000,帮我看看机票和酒店。” 它不仅能为你生成详细的行程单,未来还有望直接打通飞猪、高德等服务,帮你完成预订。
● 场景三:贴心的生活帮手
无论是帮你回邮件、写周报,还是根据你冰箱里的食材推荐菜谱,“千问”都致力于成为一个能融入你日常生活的帮手。
这就是“生态之争”的真实体现。当AI的“智商”普遍很高时,谁能连接更多的真实服务和场景,谁就能在竞争中胜出。
巨头博弈,我们该如何选择?
随着阿里“千问”App的入局,我们普通用户的手机里,可能很快就会出现好几个AI助理应用。这会不会让你陷入“选择困难症”?
对于开发者和那些想利用AI搞点创新的“极客”们来说,问题则更深一层。各大巨头都在构建自己的AI生态,今天你基于A生态开发了一个小程序,明天B生态火了,难道要推倒重来吗?
在这种“神仙打架”的背景下,一种更聪明的“玩法”正在悄然兴起。
跳出“单选题”,拥抱“AI能力超市”
当巨头们都在建高墙时,一些新型的AI服务平台,正在努力地“拆墙”。它们的目标是,让开发者和用户不必被迫站队。
这些平台就像一个“AI能力的万能超市”,把全球所有顶尖的AI模型,包括阿里的通义千问、OpenAI的GPT等等,全部集中到了一起。
以七牛云的AI推理平台为例,它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开发者可以通过它,在一个地方,用一套标准化的“插头”(API接口),自由调用来自不同巨头的AI能力。
这意味着什么?
● 对开发者而言, 他们可以像搭积木一样,为自己的产品自由组合最合适的能力。比如,写代码部分用A模型,画画部分用B模型,实现性能和成本的最佳平衡。
● 对普通“尝鲜者”而言, 这类平台往往提供极其丰厚的福利。例如,七牛云会为新用户提供高达数千万甚至上亿的免费Token(可以理解为AI的使用次数)。这意味着,你几乎可以零成本地去体验和探索各种顶尖AI的真实能力,而不用为每个App都去开会员。
这种模式的核心,就是把选择权交还给用户。
结语与互动
阿里“千问”App的发布,无疑是AI平民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让我们看到了“AI超级助理”走入日常生活的可能性。巨头们的竞争,最终受益的会是广大用户。
那么,问题来了:
你现在手机里最常用的AI助手是哪个?对于阿里“千问”,你最期待它帮你做什么事?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真实体验和看法,让我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