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这东西真挺微妙的,朋友张嘴借吧,心里七上八下的;不借吧,又怕伤了和气。我前阵子就碰到这事儿,发小借我车去趟外地,回来没几天,12123 的违章短信就来了 —— 超速,扣 3 分罚 200。当时我就懵了,这分算我的还是他的?后来特地去问了交警队的朋友,才搞明白这里面的门道,法律早把规矩说清楚了。
先说说最常见的两种情况,差别可大了。要是交警当场抓住的,那没二话,谁开的车算谁的。我那邻居大哥有回借他表弟车,路口闯红灯被交警逮个正着,表弟当场就得掏驾照扣分,大哥站旁边看着都插不上话。这种情况最简单,谁违章谁担责,跑都跑不掉。
麻烦的是电子警察抓拍的,短信一般都发给车主。我那违章就是这么回事,当时我拿着手机琢磨半天,难道还得我去扣分?后来才知道,只要能确定实际开车的人,违章是能转到他名下的。但有个关键,得提前在 12123 上备案。你别说,这备案还有讲究,一个驾照最多能绑三辆车,一辆车也就能被三个人备案,多了还不行。我发小后来就是用他的驾照在 APP 上备了我的车,才把那 3 分扣掉的。
不过有个坑得提醒大伙,备案得趁早。要是违章都发生了再去备案,那根本没用,处理不了之前的违章。我同事去年就吃了这亏,他借车给朋友,朋友违章后才想起备案,结果 APP 上根本处理不了,最后俩人为这事儿差点闹掰,还是一起跑了趟交警队才解决的。
说到交警队处理,那就更灵活点,不用提前备案。但必须车主和借车的人都去,带着身份证、驾照、行驶证原件。我那发小嫌 APP 操作麻烦,本来想跟我去窗口办,后来研究半天还是在手机上弄完了,省得跑一趟。不过要是扣分多的,比如扣 6 分以上的,好像线上就处理不了,必须得去现场。
还有些情况挺特殊的,比如租车的纠纷。前阵子看新闻,有个姓张的大哥租车,还车后租赁公司说他违章了,没给看证据就扣了押金,说帮他代扣分。张大哥不乐意告到法院,结果法院判他赢了。原来 “代扣分” 这事儿本身就违法,租赁公司那套根本行不通。所以不管是借车还是租车,千万别信什么 “代扣分” 的说法,都是坑。
最让人头疼的是借车人不认账。我楼下老王就遇见过,借车给朋友违章了,朋友翻脸说不是自己开的,老王气得没办法,最后只能自己认栽?不对,后来他找了当时的聊天记录、加油小票,证明那段时间车在朋友手里,最后报警协调才让朋友处理了。所以借车的时候,哪怕是再好的朋友,最好也留个凭证,不用多正式,聊天记录说清楚谁借车、借多久,真出问题了都是证据。
还有种更糟的情况,借车人不光违章,还出了事故。我老家有个亲戚,醉酒开车出了单方事故,车撞坏了还被扣分罚款,他自己不处理,最后还是车主先垫了钱,后来起诉到法院才要回来的。法官说这叫 “过错责任”,借车的人肯定要担责,但要是车主明知道对方喝酒还借车,那车主也得负责任,这点可得记牢。
其实预防比处理更重要。现在 12123APP 特别方便,车借出去后时不时查一下,有没有违章一目了然。我现在借车给别人,都会提醒对方注意点,回来也会顺手查一下,省得过后麻烦。还有人会签个借车协议,写清楚违章谁处理、事故谁负责,虽说显得有点生分,但真出问题了能少很多纠纷。
以前总听人说 “车与老婆概不外借”,觉得太夸张,现在才算明白这背后的顾虑。不是不相信朋友,是真怕这些后续的麻烦事儿。不过也不用太草木皆兵,只要搞清楚法律规定,把该做的准备做好,比如提前备案、留好凭证,借车这事儿也没那么可怕。
说到底,法律早把权责划清楚了,核心就是 “谁驾驶谁负责”。不管是现场处罚还是电子抓拍,只要能确定开车的人,就轮不到车主背锅。那些想着让车主代扣分的,趁早别打这主意,根本行不通还违法。大伙借车的时候多留个心眼,真出了违章也别慌,按规矩来就行。你们以前借车遇见过违章的事儿吗?都是怎么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