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既传承品牌超高的‘奔驰标准’与经典基因,也在新的技术与市场环境下,展现出更年轻、更贴近、更自信的姿态。”在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张焱看来,这样的品牌姿态正是梅赛德斯-奔驰在今天中国市场希望传递的形象。
2025年,对梅赛德斯-奔驰而言,是承压与蓄力并存的一年。在2025广州车展前夕的奔驰科技创新日,张焱接受了专访,坦诚分享了奔驰在面对行业剧变时的思考、行动与展望。从他的话语中,我们看到了一家百年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中的坚守与蜕变。
2025:穿越周期的“决心、耐心与信心”
“如果要用几个词来总结我们对中国市场业务的现状、未来与发展的态度,我认为是:决心、耐心和信心。”张焱用这三个词勾勒出奔驰的2025年。
尽管市场挑战重重,奔驰并未收缩战线,反而在公益领域持续加码。“作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奔驰是最早一批投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事业的国际汽车品牌之一。”他透露,星愿基金成立15年来,已累计投入超3.6亿元,惠及超过1亿人次。从三江源国家公园的保护合作,到故宫造办处遗址的考古支持,再到“安全童行”项目走进全国210所学校——奔驰试图通过“影响力公益”,构建品牌与社会价值的深度联结。
在张焱看来,公益与品牌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激烈的市场竞争本质上是用户信任的竞争。当产品和技术趋于同质化时,品牌价值观的认同、客户情感的共鸣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他认为,公益不只是付出,更是品牌与用户、与时代“同频前行”的见证。
而在产品和网络层面,奔驰同样展现出了战略定力。2025年被定义为“蓄水期”,不是为了短期销量,而是为了体系的智能化、电动化、数字化升级做准备。“我们利用这段时间,厚积薄发,为2026到2027年的最强产品技术攻势积蓄力量。”
新形象与新叙事:纯电CLA是“新起点”“新支点”
“全新奔驰纯电CLA正式开启了梅赛德斯-奔驰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全新篇章。”张焱指出,这款车不仅是技术的里程碑,更是品牌沟通的转折点。
作为“起点”,它承载着奔驰电动化转型的决心;作为“支点”,它试图撬动品牌与新一代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张焱特别提到了发布会的场景:“那片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红色场景中,王楚钦和孩子们一起挥拍乒乓的画面,带给大家很深的触动。”那不仅仅是新车亮相,更是奔驰希望传递的“活力、进取、竞争与坚信必胜”的精神符号。
与此同时,奔驰并未放弃与文化传承机构的深度绑定。从故宫到敦煌,从青少年研学到公益展览,奔驰试图在“传统”与“当代”之间搭建桥梁。“我们要让年轻人知道传统文化、认同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张焱说。
在这个过程中,奔驰的品牌叙事悄然转变,更多的双向互动,更多的平视对话。正如张焱所言:“我们努力将品牌从传统的沟通模式,转向更直接、更开放的用户连接。”
本土化新章:定义“更懂你”的豪华
“到2027年,我们将带来多达7款中国专属车型,”张焱透露,“覆盖从豪华轿车、性能SUV到纯电MPV等所有核心细分市场。”
在本届广州车展上,奔驰打出了“智享升级,焕新体验”的口号,对C级、E级、S级、GLC等多条主力产品线进行价值升级——“智”体现在智能驾驶与泊车系统的普及,“享”则落脚于音响、座椅、数字化钥匙等舒适配置的提升。
而在技术层面,奔驰正加速将“中国科技朋友圈”的创新成果纳入自身体系。例如,与Momenta合作的领航辅助驾驶系统、与字节跳动等开发的虚拟助手,均已随全新纯电CLA落地。张焱强调,这是“本土化内涵从‘物理维度’向‘智能维度’的进化”。
渠道方面,奔驰在今年启动了经销商网络的优化升级。“优化不等于简单削减数量,而是淘汰冗余与低效环节,使网络更健康、更高效。”他表示,目标是在客户利益、投资人回报与品牌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
与此同时,今年7月成立的“数字化与传播部门”(D&C)被寄予厚望。该部门旨在“直连客户”,重构品牌与用户之间的沟通链路。
记者观察
一场静默而坚定的“价值回归”
在张焱的叙述中,奔驰的2025年并非轰轰烈烈,却处处透着沉着与远见。无论是公益层面的“影响力”拓展,还是产品层面的“智享升级”;无论是纯电CLA带来的沟通破局,还是未来两年7款中国专属车型的布局,这家豪华汽车制造商正在用一种更接地气、更贴近本土的方式,重塑自己在中国市场的角色。
在电动车渗透率过半、用户需求日渐理性的今天,奔驰要证明,真正的豪华,不止于标签,更在于值得信赖的品质、与时俱进的技术,以及一份超越商业的社会责任。这或许才是它在下一个周期中最坚实的“护城河”。
下一篇:严打“AI仿冒名人”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