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国家级创新平台联合体
2025年第五批开放基金课题发布
汽车行业国家级创新平台联合体(简称“联合体”)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18家汽车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和工程中心发起成立,旨在围绕新一代汽车研发需求,构建高效共生共创共赢的汽车科技创新生态。根据2025年工作计划, 联合体将于2025年下半年面向行业分阶段分批次发布成员单位开放基金课题需求,进一步联合推进基础性、前沿性技术研发,促进学术交流与成果转化。
现发布第五批开放基金课题申报通知:
一
发布单位
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于1986年获国家批准建设,1989年建成并对外开放,是国内内燃机领域唯一依托高校建设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内燃机及先进动力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内燃动力高效清洁燃烧理论与技术、超高热效率先进动力循环理论、内燃动力排放控制技术、净零碳燃料内燃动力技术、超高电流密度燃料电池技术、新型净零碳动力系统技术、高强化特种动力设计与集成技术、高效混合动力与先进设计技术、动力系统智能控制与运维等。
二
发布课题
实验室2025年度重点项目资助方向将围绕人工智能在内燃机中应用和低空无人机动力领域设置,指南只设方向、具体技术路线不限,包括以下2个方面:
(一)人工智能在内燃机中应用方向
(二)低空无人机动力技术方向
本年度一般项目资助方向将围绕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设置,包含以下方面:
1.高效内燃动力燃烧与排放研究
(1)内燃动力高效清洁燃烧理论与技术
(2)超高热效率先进动力循环理论
(3)内燃动力排放控制技术
2.新能源高效利用与净零碳动力技术研究
(1)净零碳内燃动力的可靠性提升技术
(2)超高电流密度燃料电池技术
(3)新能源高效利用与净零碳燃料制备
3.先进动力系统集成与智能化研究
(1)新能源储能系统
(2)动力系统设计与集成技术
(3)动力系统智能控制与运维
三
申报事项
1.开放课题申请指南制定的原则
(1)根据本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展方向,以及急需解决重大基础性问题或行业关键共性瓶颈技术而设立支持项目,面向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
(2)支持具有开拓性、前瞻性、创造性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
(3)欢迎开展多学科交叉联合的合作研究,支持有利于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项目,支持企业技术人员来实验室从事技术研究工作。
(4)支持青年科学家和青年工程技术人员,欢迎承担开放课题的博士、博士后来实验室工作,以培养高层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人才。
(5)对往年开放基金执行情况好的课题,如有需要可以继续申请支持。
(6)本年度拟设立重点项目(资助额度15-20万元/项)以及一般项目(资助额度8-10万元/项)。所有项目将按照《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详见附件1)进行管理。
2.课题申请者下载并填写《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详见附件2),申请阶段无需寄送纸质版申请书,请将申请书(Word和PDF一并)发送至邮箱:Zhongjie.zhang@tju.edu.cn,联系人:张老师。文件名称和邮件主题格式统一为:“2026年内燃动力全国重开放课题申请-姓名-单位”。
3.实验室将组织相关专家对所有申请项目先进行通讯评审,通过通讯评审的重点开放课题项目需申报人参加答辩(具体形式另行通知),初审结果最终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评审,根据评议情况择优资助,评审结果请关注实验室网站。
4. 申请书提交的截止日期为2025年12月17日。
四
联系方式
发布单位:
联系人: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张老师
E-mail:Zhongjie.zhang@tju.edu.cn
联合体秘书处:
联系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胡进永
E-mail:hjy@sae-china.org
汽车行业国家级创新平台联合体
汽车行业国家级创新平台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于2024年11月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18家汽车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和工程中心发起成立。李骏、郭孔辉、金东寒、丁荣军、林忠钦、欧阳明高、孙逢春、毛明、项昌乐、李克强、王云鹏等11位院士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进华担任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李克强院士担任联合体第一届执行委员会主席。联合体将重点聚集行业资源,凝聚科技创新战略共识,围绕新一代汽车研发需求,联合推进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技术研发,促进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转化,持续优化技术创新发展环境,推进人才培养,构建高效共生共创共赢的汽车科技创新生态,助力我国汽车产业科技自立自强,提升汽车前沿科技国际竞争力。
联合体成员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
车路一体智能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
高端汽车集成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
汽车底盘集成与仿生全国重点实验室
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整车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
内燃机与动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无线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
先进越野系统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
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
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
汽车动力与智能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移动通信及车联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作者 | 胡进永
审核 | 刘国芳
编辑 | 国兆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