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悬一生》大结局,有个暗黑的情节。
田宝珍回老家,偶遇驱车前来的徐庆栋。
徐庆栋告诉田宝珍,徐庆利的父亲上月去世。
这些年,徐庆利一直以倪向东的名义给父亲寄钱。
负责取钱的就是徐庆栋。
徐庆栋说,倪向东有段时间没有寄钱了,徐父成为负资产,也就没有活着的必要了。
这个推测很腹黑。
但也符合《命悬一生》的腔调,在底层社会,丛林法则是最大的法则。
包德胜被杀后, 徐庆利不逃,他大概率会被干掉。
这就是弱肉强食的底层社会。
法网恢恢,但未必能保护每一个底层人。
田宝珍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制造机会也要逃出去。
而一直在逃的吴细妹,却始终无法逃到一个岁月静好的去处。
因为她接触到的人,依旧是运用弱肉强食法则讨生活的人。
残酷的生活,也让吴细妹成为弱肉强食法则的践行者。
郭阿弟因她而死,倪向东被杀,吴细妹难辞其咎,徐庆利被做局,吴细妹是始作俑者。
吴细妹被判刑十六年,有重刑轻判的嫌疑。
她最好的年华,已经过去了。
十多年的监狱生活,太容易被人的心气磨灭,出狱后的生活与其说是新生,不如说是余生。
生活不是电视剧,生活比《命悬一生》苦得多。
与吴细妹的人生相比,徐庆利的人生更让人唏嘘。
按照剧情设定,徐庆利补刀,造成倪向东的死亡,有点迷。
因为,在此之前,吴细妹连捅倪向东几刀,一个大出血就能送走倪向东。
这里不存在,吴细妹顾念旧情,不会捅要害部位的可能。
根本原因是,吴细妹这个人只有两种模式,要么忍,要么狠,她不给自己第三种选择。
当时,倪向东差点掐死她,吴细妹恐惧上头,她肯定是要杀死倪向东的。
吴细妹和曹小军不同,即便小军和倪向东大打出手,她会顾念兄弟情分,不敢下狠手。
吴细妹对倪向东是有杀心的。
然而,都已经被埋掉的倪向东,竟然没有死透,反而战胜求生本能,不向从天而降的徐庆利求救,冷嘲热讽说骚话。
本来就不严谨的情节,因为倪向东的骚话,更不严谨了。
整部剧最让人唏嘘的就是徐庆利。
因为他太冤种了。
奄奄一息的倪向东,笑话他像条狗。
倪向东杀掉包德胜,让他有家不能回,活成丧家之犬。
为了躲避包家的追杀,徐庆利用倪向东的身份苟活。
最讽刺的是,徐庆利又因为倪向东的身份,遭到吴细妹和曹小军的联合设局。
为了不被杀掉,倪向东还失手杀了更多的人。
一个性情温顺的男子,被逼成了杀人犯,徐庆利可太冤种了。
吴细妹努力,过上岁月静好的日子,曹小军努力,能从舔狗转正,倪向东努力,过上纸醉金迷的生活,他们都能得到想要的生活。
而徐庆利呢?
他努力对田宝珍好,田宝珍把他踹了。
他努力对曹小军好,曹小军把他卖了。
尽管如此,徐庆利和倪向东不一样。
倪向东发现自己是烂命一条,于是放飞自我,黄赌毒一样不能少。
徐庆利不一样,他还是有些良知的。
吴细妹和曹小军要做局杀掉他,徐庆利的复仇原则,始终坚持冤有头债有主。
他是用一种比较温柔的方式“绑架”曹天保。
换而言之,绑架天保不是目的,而是反杀吴和曹的手段。
一边是血腥复仇,一边是浪漫烟花,徐庆利是个被逼上梁山的诗人。
《命悬一生》是一部悬疑剧,看完大结局,我觉得最悬疑的地方是,童浩什么来头啊!
为什么总会不断给他毫无叙事作用的镜头?
第14集,孟朝带着童浩问询孙传海,孟朝说,多交代对我们破案很重要。然后,给了童浩镜头。
这个镜头有什么意义?
在问询中,童浩会坐在问询人的正面,孟朝反而坐在一侧。
出现场时,他要抢在师傅前面。
师徒戏份给我的感觉是,童浩才是师父,孟朝是小助理。
剧集要推新人,能理解,但童浩能不能好好打磨一下演技?
比如,在第十六集,大领导和童浩分析案情,他面无表情地低头,既没有传递出对案情的思考,也没有表达对师傅出事后的悲痛,一个空洞无效的表现。
毕竟,孟朝是因为徐庆利做局才出意外的。师徒情分,注定他很希望能将徐庆利定罪。
《命悬一生》到底是瑕不掩瑜,还是偶有亮点,大家见仁见智。
如果剧集能删减到14集,恐怕更好吧。
当然,集数减少也意味着出品方利润空间的压缩。
观众关心《命悬一生》的剧情,看到底层社会的丛林法则,而出品方为《命悬一生》更关心剧集的播放量和收益,关注的是商业法则。
下一篇:硬气与雷霆4:周老八打了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