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国标:全隐藏式门把手,可能全面禁止!
那个曾让车主在紧急时刻束手无策的隐藏式门把手,可能终于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9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的一纸征求意见稿,在汽车圈掀起波澜。《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明确要求每个车门必须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外把手,并规定了具体的手部操作空间尺寸。
这意味着,那些完全嵌入车身、没有任何外露部分的全隐藏式门把手设计可能将被正式禁止。曾几何时,这种设计因美观和科技感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标配”,如今却在安全面前不得不低头。
工信部此次公布的标准征求意见稿,详细规定了汽车车门把手的安全技术要求。

文件明确,每个车门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外把手和内把手,确保在发生不可逆约束装置展开或动力电池热事件等事故后,非碰撞侧车门能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通过车门外把手开启。
最为关键的是,新规对门把手的操作空间提出了量化要求:每个车门的车门外把手在任意状态时,相对车身表面应具备的手部操作空间不小于60mm×20mm×25mm。这一规定直接宣判了全隐藏式门把手的“死刑”。
隐藏式门把手之所以成为众矢之的,源于其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的多重安全隐患。
中保研的碰撞测试数据令人震惊:配备电子门把手的车型在侧面碰撞后,车门弹出成功率仅为67%,远低于机械门把手的98%。这意味着在三分之一的碰撞事故中,救援人员可能无法从外部打开车门,极大延误黄金救援时间。
消费者协会的统计同样触目惊心:2024年因隐藏式门把手夹伤儿童手指的投诉同比增长132%。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真实的安全隐患。
新国标影响下,汽车市场即将迎来一场门把手“大变身”。部分车型因设计问题需要大幅调整。
问界M9、理想全系、蔚来全系、路虎揽胜、特斯拉Model S/X等采用全隐藏式电动门把手的车型,均需重新设计以满足新标准。甚至特斯拉Model 3/Y等需要点按弹出把手再拉开的隐藏机械式门把手,也不符合新规要求。
相比之下,小米SU7、大众ID.系列、问界新M8/7等采用半隐藏式电动门把手的车型则符合新标准。这些车型的共同点是解锁开关外露,可以直接手扣解锁,无需二次操作。
标准起草组建议《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的实施日期为2027年1月1日。这一时间表既考虑了安全的紧迫性,也给了车企足够的调整周期。
更为人性化的是,新标准拟设定过渡期安排:对新申请型式批准的车型,自标准实施之日起,应满足除操作空间要求外的其他规定;自2027年7月1日起,需满足全部要求。
接下来就看各家车企,将会在门把手上做出什么样独特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