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刘宇、通讯员贺斌)10月19日,在武汉举办的湖北省人工智能政策宣贯暨产业供需对接培训活动上,省经信厅发布了湖北首批认证的106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覆盖智能制造、智慧医疗、城市治理、教育等12大重点领域。其中,工业制造类场景占比最多,接近四分之一。
“这不仅是对企业创新成果的肯定,更为全省AI技术的落地应用树立了清晰标杆。”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信息化部部长周素飞介绍,企业入选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车辆设计制造一体化研制方案,通过汇集各业务域采集的数据,系统能自动生成生产计划。随着生产信息和数据准确性的持续提升,生产组织周期大幅缩短,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021年落户武汉,看中的正是这里丰沃的创新土壤、充沛的人才活水以及极具前瞻性的产业政策。”中科凡语(武汉)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工智能赋能舆情态势感知与决策应用场景入选,负责人李昌介绍,企业在全国首创政务领域原创预训练大语言模型——智策大模型,是专门服务政府部门的政策专家,能快速汇总、解读和分析海量政策文件,还能自动生成专业报告。目前刚通过国家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已深度服务全国超过100家政府机构与大型企业。
据悉,今年1至9月,湖北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超1100亿元,同比增长近30%,全年有望突破1500亿元。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朱万奎表示,将聚焦场景赋能,重点在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建设200个垂直大模型和200个全国领先应用场景。常态化开展供需对接,培育推广人工智能应用的“湖北模式”“武汉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