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
湖北日报评论员 张双双
“这个锅的厂家你还在吗?”最近,有网友晒出用了30多年的“传家锅”,婆婆用完媳妇用,依旧不粘不锈,油润光亮,引来大批网友在线“寻锅”。眼尖的网友通过锅把上的专利号,找到了生产厂家。可厂家早已停产,网友不甘心,纷纷求厂家“复活”。应广大网友的热切期盼,当地政府迅速伸出援手,帮助厂家重振旗鼓,复产造锅。
能用三十多年的好锅,为什么会停产?厂商坦言,2010年前后,不粘锅、平底锅等新产品快速迭代,买不锈钢锅的人越来越少,企业生产跟不上潮流,渐渐就淡出了市场。这说明,一家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必须具备创新能力。那为何停产十多年后,这口锅又能突然翻红?表面上看,这是一场巧合,实际上是产品的品质在起作用,而这正是企业生命力的根本。从手工造锅时的一锤锤敲打,到机械生产后的一次次模具改良,这家锅厂将“耐用”二字刻进了产品的基因。正是这份对品质的执着,让这家沉寂了的企业,在大浪淘沙过后,又起死回生。
近些年,活力28、蜂花、郁美净等经典老国货翻红案例层出不穷,除了情怀,其本质都是消费者对品质和匠心的呼唤。反观当下市场,不少企业沉迷“短平快”的盈利模式,热衷于追逐风口、包装营销,产品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使用寿命却同步缩水。不粘锅半年涂层脱落、厨具一年锈迹斑斑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计划性淘汰”的商业策略,看似满足了市场的即时需求,实则消耗了消费者的信任。这口“传家锅”的走红,让网友看到快节奏市场中被忽略的“长期主义”——不靠新奇设计博一时眼球,只用过硬品质赢得长久口碑。在快与慢、新与旧、短期利益与长期价值的抉择中,那些选择后者的企业,或许会错过一时的风口,但终将在时间的沉淀中,收获市场认可与品牌尊严。
一口锅的匠心,引起网友们的共鸣。网络上,许多网友晒出自家的“老国货”。“奶奶家的电风扇,和我爸一个岁数,53岁了还能转”“电吹风是我妈结婚时买的,用到现在三十几年了都没坏”“高压锅四十多年还在正常用”……这些鲜活的分享,是中国制造和工匠精神最生动的印证。
面对复产后的发展路径,厂家做出了一个“固执”的决定:复刻经典手工款,延续当年的品质标准。在创新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当下,这种守旧看似不合时宜,实则是对品牌初心的最好守护。当然,坚守匠心不等于拒绝创新,如何在保持核心品质的同时,让产品更好地适应当代生活方式,将是老品牌能否实现从翻红到长红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