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种家庭养出的孩子,未来很难与爸妈亲近,还可能会恨上父母!
创始人
2025-05-23 22:58:43
0

按道理“血浓于水”,父母肯定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但有时候恰恰相反,孩子跟父母越来越不亲,还视父母为仇人,恨不得“此生不再相见”

咱们没经历过孩子所经历的,也不能骂他们是“不孝子”“白眼狼”,毕竟有的父母很不称职,让孩子一点点地寒了心

在我之前住的小区里,有一个60多岁的大娘生了一儿一女,她老伴十年前就去世了。

她儿子在外地定居,几年都不回家一次,平常连个电话问候也没有,她生病的时候也不出现,就像是断绝了母子关系一样。

而她女儿上班忙,要顾自己的小家,也很少管她,平时都是大娘自己一个人照顾自己。

不了解情况的人,会说他家养了一个“不孝儿子”,但了解情况后,也觉得情有可原。

原来她在儿子一岁多,就和丈夫在大城市打拼,所以儿子从小被放在老家养,是爷爷奶奶带大的;而她女儿是意外怀上的,因为当时家里条件好一些,大娘就一直把女儿养在身边,有什么好的东西都是先留给女儿,几乎很少关心在老家的儿子。

她自己都说,年轻的时候觉得“养在身边的女儿才是亲生的,儿子像是捡来的,一点都不亲”。

后来,大娘的公公婆婆身体不好了,她没办法,只能把儿子接到大城市来读书,但儿子不听她的话,很叛逆,总说“爱爷爷奶奶”“恨爸爸妈妈”之类的话。

大娘和丈夫为了管教儿子,动不动就打骂他,经常威胁“不想养他了”,关系越来越不好,后面儿子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很少再回家看她们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生不养,儿子即使是亲生的,也不会跟父母亲近,老了想要儿子养老,也比较困难了。

这4种家庭的孩子,长大后很难与父母亲近,可能还会恨上父母!

一、从小不和父母生活的孩子。

这些孩子从小跟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生活,一年才能见一次父母。

对于他们来说,父母仿佛是熟悉的陌生人,怎么可能建立好的感情基础呢?能不恨父母就是好的啦!

心理学家李玫瑾老师曾说过:养育是教育的基础,父母得先在孩子心里占个重要位置,孩子才肯听你话、跟你亲。

就像上文中大娘的儿子就是如此,爷爷奶奶是他最亲的人,父母可有可无,因为生病、需要关心的时候,父母没在他身边,陪在他左右的永远是爷爷奶奶。

后面,父母把他接在身边,他自然不服管教,而父母只会以暴制暴,让他彻底寒了心,不想再给父母亲近的机会了。

当然有的人可能会觉得我说的是风凉话,如果家里条件好,谁还会把孩子留在老家养呢?

我想说的是,如果咱们实在没条件,只能让孩子当“留守儿童”,也要想办法跟孩子亲近!

首先,一年可以多回去几次,多陪陪孩子,平时也要经常跟孩子打视频电话。

咱们多关心孩子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想法,哪怕是听他们讲讲幼儿园蚂蚁搬家、吐槽同学和老师的故事,也能让孩子觉得父母还是在乎他的。

其次,等把孩子接到身边了,千万要有耐心。

面对他们的叛逆、不听话,也要看到他背后是“不安全感”在作祟,只要你真心关心孩子,而不是暴力管教,他就会慢慢地接受你,把你当成亲近的人。

二、从小被父母控制的孩子,长大了也不会亲近父母。

有的父母很强势,孩子只能听他的,不能有自己的意见,这些家长经常说“我都是为了你好”。

比如孩子报兴趣的时候要按照“人生规划”来,选专业要听专家的“行业分析”,找对象要过“背景调查”。

孩子在父母的强权压制下,虽然表面听话,但内心却很压抑,感觉到窒息,一旦有能力脱离父母,他们也不会再留在父母身边了。

如果长大后,父母还逼他们顺从,可能他们就会怨恨父母,决意“老死不相往来”。

控制欲的本质,是父母对“失控”的恐惧,怕孩子走弯路,怕孩子不如人……说到底就是父母自私,并不是真正为孩子好

孩子始终要过自己的人生,咱们还是得尽量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比较好。

咱们可以给孩子足够多的“试错空间”,比如允许他用零花钱买“无用但快乐”的东西,让他们每天做一些无用但开心的事情。

我想咱们父母的终极任务,是把孩子培养成能对自己人生负责的人,而不是对父母指令言听计从的人吧。

三、被父母溺爱的孩子,也可能恨上父母。

有的孩子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全家围着他转;孩子犯错了,父母永远为他兜底,说他还是个孩子;孩子要啥给啥,父母丝毫没有底线,让孩子觉得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非常任性,而且还可能会变得越来越自私

一旦父母给不了他们想要的,他们会认为是父母的无能,怨恨父母,说“你们没本事就别生我”。

为了不养出“白眼狼”,咱们要从小要立规矩,让他们“自己的袜子自己洗,想要玩具自己攒钱”;如果是老人带娃,得和老人约法三章,“不要当着孩子面,拆父母的台”。

父母真正的爱,是教会孩子自己走路,而不是永远抱着他走。

四、生活在争吵环境中的孩子

这类家庭的孩子,个个都是“端水大师”。

我邻居家那对夫妻,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从“你妈又偷用我面膜”吵到“你炒菜为啥不多放点油”。

有一次,他家女儿小雨跟我吐槽:“姐,你知道我为啥学习好吗?就想考外地的大学,离他们越远越好!”

现在小雨真去了南方,她妈天天在朋友圈发“想闺女”,小雨倒是淡定:“让他们继续吵呗,反正我已经不想再管他们,烦死了!”

孩子并不喜欢父母争吵,这很伤感情,让他们觉得原生家庭不好,有时候会怨恨父母

最后送各位家长一句话:血缘是起跑线,但亲情是马拉松。你跑错了方向,再努力都是白费;你找对了方法,哪怕迟到,也能追上。

互动话题:你家孩子生活在以上家庭吗?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摄影专业需要艺考吗?一文带你全... 摄影专业需要艺考吗?一文带你全面了解 摄影专业是否需要参加艺考,取决于报考院校的具体要求。本文将为...
成人高考 VS 开放教育:哪种... 在职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历提升成为许多人突破瓶颈的重要选择。然而,面对众多升学途径,很多人容易陷...
全椒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中高考... 全县广大考生、家长及餐饮服务单位: 2025年中高考临近,为确保广大考生饮食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
零基础学电商该学什么?手把手教... 最近好多朋友问我:“完全没接触过电商,想转行该从哪儿下手?”作为一个从摆地摊转行做电商运营的过来人,...
科普 | 三招让孩子学习更专心 您是否有接到过学校老师的投诉,或者在家中观察孩子以后,出现过这样的苦恼: 当出现需要重复的任务,孩子...
小学生如何学:数学差,真的是理... 理科女一枚,对数学有着迷之热爱~ 果妈 · 书 你好呀,我是果妈~ 孩子数学成绩不好,你觉得,是什么...
彭彧:141份证书背后的师者匠...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徐湘果 陈群 赵勤锋 邵阳报道 “从英语教师到教育管理者,从教学一线到师资培训,...
汉滨区培新小学教共体开展送教活... 5月14日,汉滨区培新小学教共体核心校赴成员校石梯小学开展送教活动。石梯小学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此次活动...
家校社共育,赋能成长 | 心理... 家校社共育 赋能成长 5月,丽水市实验学校“积极赋能,‘韧性’生长”第五届心理文化节暨第三届积极家...
突发!特朗普驱逐哈佛国际留学生... 2025年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突然宣布撤销哈佛大学参与"学生与交流访问者项目"(SEVP)的认...
盛世清北:清华法律硕士(非法学... 盛世清北以十余年专注清北硕博辅导的经验来提醒考生,清华大学679法学综合卷以"法理-宪法"双核架构形...
吉林师范大学函授本科报名截止时... 吉林师范大学函授本科报名截止时间把握机遇,成就未来 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
哈佛近7000名国际学生往哪儿... 美国政府22日宣布取消哈佛大学获得的学生和交流学者项目资质,禁止该校招收国际学生。根据这一决定,哈佛...
“种地不比这累?”家长不满山东... 年年高考时,总能遇到一些家长心疼自家孩子,念叨着天气太热之类的话。说来也巧,每一年高考的时候,不管是...
幼小衔接共赴成长——五里堡小学... 大象新闻记者 龚丰硕 通讯员 杨云佩图文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一个重要转折。为了帮助幼儿...
业主质疑楼盘配套学校与宣传不符... 4月底,番禺区教育局发布的《关于开办广东番禺中学教育集团兴南小学的批复》《关于开办广东番禺中学教育集...
学生苦读4年竟无学籍,录取通知... 前言 在马上毕业的时候,却被告知自己不是这个学校,那一刻得有多么的绝望。 这起事件就发生在了张鹏的...
被金正恩严厉问责,这个“英雄造... 据朝中社报道,5月22日,由检察机关人员和有关专家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向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汇报了...
211学长整理:物理卡70?用... 211学长整理:物理卡70?用“拆骨术”榨出15分隐藏分 高考最后这些天,物理卡在70分左右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