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立足民生需求 扩大高中资源供给
创始人
2025-08-31 20:04:10
0

济宁新闻网·更济宁讯 今年以来,济宁市立足民生需求,打出“职普融通、民办公办结合、优化中考政策”组合拳,全力强化高中教育市域统筹,加速扩大普通高中资源供给,为学子铺就多元成长之路。

职普融通开新局,双向选择破焦虑。职普融通试点规模实现跨越式拓展,在原有基础上新增8个县(市、区)试点,总数达15个,招生计划一举扩容至3610个。这一模式打破传统教育路径壁垒,通过中考录取的初中毕业生入学即获普通高中学籍,在职业学校修习普通高中课程。高一学年结束后,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考试,成绩位居校区前10%且总分不低于总分60%的学生,可转入普通高中继续深造;其余学生则顺势转入职业教育轨道,以职教高考为跳板,叩响本科、专科院校的大门。这种“二次选择”机制,给家长和学生吃下“定心丸”,有效缓解中考焦虑,收获广泛好评。

民办公办巧融合,惠民利学提质量。在资源整合方面,济宁市大胆创新,在7所民办学校试点举办公办班,释放1350个公办学位。入读学生享受公办学校收费标准,这一举措既盘活了民办学校闲置校舍资源,又为家长省下高额学费,同时满足民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迫切需求,实现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与群众满意度的“双提升”。

中考政策再优化,资源调配更高效。强化“市县结合”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对中考报名政策进行深度优化,构建起“县域优先+市域调剂”的双轨模式。学生优先在县域内报名,为县域高中留住优质生源,保障县中提升计划稳步推进。首次录取结束后,创新推出二次报名机制,将市域内招生未满学校的剩余学位面向全市征集志愿,有效避免资源浪费,推动教育资源在市域范围内实现高效流转与精准配置。

2025年全市下达高中段招生计划达到10.5万个,高中段学位保障率109.0%。全市普通高中新高一录取7.25万个,普通高中录取占初中毕业生的71.31%,其中公办高中达到新招生的79%,更多学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态。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成都车展观察|订单不断,观众大... 人潮涌动,热力四射。8月29日,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成都国际车展”)在中国西部国...
毕节这家民企何以韧劲十足 8月份,因债务危机陷入破产重整的兴国集团迎来了发展的曙光:其旗下的重要产业板块汽车零部件(整车线束)...
工作5年想转AI岗,身边的朋友... 2025年,AI技术已如毛细血管般渗透到金融、制造、医疗等各行各业的核心业务场景。某招聘平台数据显示...
汽车品牌宣布独立运营 2025年 8月30日,北京汽车制造厂旗下锐胜汽车在成都麓客岛举办的快手光合大会上,以独立品牌身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