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数学学院素有黄金一代之称,而如今也有韦东奕这样的后起之秀在网络上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家长们肯定都觉得,只要自己的孩子这辈子能考上北大的数学学院,这辈子就有了保障吧。但谁能想到事情却恰恰相反。
这个时候肯定会有很多人问,北大数院不是属于理工科一类的吗?理工科当下不是最好找工作的吗?为何会如此呢?
数学这个学科本身应归类为基础学科,看似深奥难懂、晦涩,但找工作时竞争力却个顶个的强大,因为这类基础学科其实很缺人才。
数学学院毕业的孩子可以去科技领域工作,也可以去各种知名互联网大厂、国企、央企及技术类企业。再不济也能去教育领域工作,当一个中学老师也挺好。
但如果一个北大学生说自己未来就想去中学任教,大家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北京大学在我们眼里高不可攀。
尤其是数学学院有三大疯人院之首的称呼,显然那里都是天才中的天才,大家对他们的最低预期可能也是出国深造。
如果是就业,大家首先考虑这些学生应该会自主创业,要么会被顶尖大企业录用,或者去各大名校担任大学老师、教授,这些都是能接受的出路。
然而,2025年曝光的这一届本科生毕业去向,却让很多家长大失所望。甚至有人用了这样直白的比喻,说直接把北大的遮羞布撕开了。
首先,在出国深造方面有175人,这倒还好,说明这些人与就业无关,只是持续学习。在创业和灵活就业方面仅有6人,而其余就业的仅有32人。
但如果他们就业的都是高精尖领域也无话可说,可是再一看,网友们却发现一个惊人真相:有大量学生进入教培行业。
虽然后面打了括号,清北专项看起来不是普通教培岗,不过大家都觉得,父母好不容易培养出的清北尖子生,最后当了教培老师,这感觉真的是高开低走。
很多人替这些家长和学生感到无法接受这样的未来,他们觉得,要是北大数院出身,做什么不好呢?像那些进入大厂的倒也能接受。
甚至有人说,要么就不要把就业作为第一选择,一流数学系学生还是要以深造为主。可是分析一下,其实北大的学霸也不一定都如大家想象的那样不思进取。
一个浙大数学学院的本科生,似乎比北大的本科生低了一个小小的档次。但他如今做独立老师,年收入70万以上,他断言清华北大的做这行收入只会更多。
看这位老师的工作排班表,每天都是七八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基本上没有休息日,不过他赚得多,大家也没话可说。
现实是,教培行业一直是数学系的重要出路,只是大家以前不知道,所以见怪而已。理工科需要细分,理科就业比不上工科是正常现象。
而且要知道,他们本科毕业就有6人去做quant,这已经非常厉害了。以后孩子数量肯定会减少,教培行业肯定要向高端方向发展。
那么这些北大的学生,自然不能和普通教培老师同日而语。一些家长认为教培行业以后要没落,这种目光其实非常短浅。
这个行业的质量只会越来越高,而且家长投入到单个孩子身上的费用也会水涨船高,所以清华北大这些学生从事教培行业,是对得起自己高学历的。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