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老年健康大讲堂之“书画”系列课
第四讲 第十二课
视频课程:征、惑等字
包围结构字(一)——全包围与上包下
写字时总遇到“难题”:“国”字外框歪歪扭扭,“同”字内部部件挤成一团,明明笔画都会写,组合起来却显得杂乱无章?其实问题出在没掌握包围结构的书写逻辑!今天第12课,我们就来拆解全包围与上包下结构字的书写秘诀,让你笔下的字瞬间变规整~
全包围结构:给部件装个“方正盒子”
全包围结构字就像给内部部件套了个完整的“四方盒”,代表字有“国、因、回”,核心要抓住“外框稳、内部正”两个关键点。
外框“囗”是字的“骨架”,书写时要注意:先写竖画(垂直挺拔不倾斜),再写横折(折角分明,横画略向右上方倾斜5°更显精神),最后写封底横(要与顶部横画平行,封住外框不露头)。整个外框要写得方正舒展,不能上宽下窄或左高右低,就像我们搭积木,底座稳了整体才牢固。
内部部件是字的“血肉”,关键在“居中+疏密得当”:“国”字里面的“玉”要上下留白均匀,竖画对准外框中心;“因”字的“大”要略往上靠,横画不贴外框左右;“回”字内外两个“口”,间距要一致,避免内框太大挤爆外框,或太小显得空旷。记住一个小技巧:写内部时先定中心竖线,再向两边分布笔画,居中就不会出错~
上包下结构:给部件搭个“遮阳棚”
上包下结构字的外框像个向上舒展的“遮阳棚”,代表字有“同、周、用”,核心要抓住“上框展、内部齐”的原则。
外框的形态直接决定字的美观度:“同”字的“冂”要上宽下窄,左竖短、右竖长且垂直;“周”字的外框是“冂+竖”组合,顶部横画要写得舒展,左右对称;“用”字的外框则是竖画起笔略重,横折钩的折角要干脆,钩画短小有力。书写时先写外框上半部分,再填内部,外框要“包住”内部但不压抑,给内部部件留足空间。
内部部件的搭配有讲究:要与外框左右对齐,底部不能超出外框底线。“同”字里面的“口”要居中偏上,大小适中;“周”字内部的“吉”要笔画紧凑,竖画对准外框中心;“用”字的内部两横,间距均匀,且都不贴外框左右。就像搭棚子,内部物品要摆放整齐,才能整体协调。
通用书写要点:新手也能快速上手
1. 笔顺别搞错:全包围结构“先外后内再封口”,上包下结构“先外后内”,笔顺正确才能保证笔画流畅、结构稳定。
2. 框架优先练:刚开始练习时,可以先描红外框,熟悉轮廓后再填内部,重点感受外框的方正与舒展。
3. 例字反复练:重点攻克“国、因、回、同、周、用”6个核心例字,每个字描红3遍、临写5遍,写完后对照范字检查:外框是否方正?内部是否居中?疏密是否均匀?
4. 观察再下笔:写之前先观察范字的整体形态,找准外框的宽窄、高低比例,再动笔书写,避免盲目下笔导致结构失衡。
其实包围结构字的书写不难,只要掌握“框架构建”和“内部布局”的技巧,多练多观察,就能写出方正匀称的好字~ 下次写字时,不妨试试今天教的方法,看看“国”“同”这些字是不是瞬间变好看了?
来源:余杭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
一审:李海峰
二审:沈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