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VC-Turbo、三缸奇骏、四缸天籁、召回443899辆)
在内燃机技术快速发展的那几年,日产曾凭借申请了专利的VC-Turbo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引起关注。这项技术的主要目标是:在不牺牲动力性能的前提下,实现高效燃油经济性。然而,2025年,可变压缩比因严重可靠性问题面临大规模召回,涉及44万辆日产和英菲尼迪车型。这不仅对技术本身是一记重击,更让日产在新能源浪潮中的追赶之路愈发艰难。
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界的变速箱
传统汽油发动机面临一个技术悖论,高压缩比意味着更好的燃油效率,但同时也更容易爆震,限制了动力输出;而低压缩比则可以更大胆地调校进气和点火,获得更强动力,但燃油效率显著下降。
日产的VC-Turbo发动机想要鱼与熊掌兼得。采用了一种复杂的多连杆机构,可以动态改变活塞在汽缸中的运动轨迹,从而实现从8:1到14:1之间的压缩比调整。在高速加速时,系统自动降低压缩比获得更强动力;而在巡航或怠速状态下,则提高压缩比以节省油耗。听起来是不是像“发动机界的变速箱”?
VC-Turbo有两个版本,2.0T直列四缸版本用于2019发布的英菲尼迪QX50以及2022 发布的英菲尼迪QX55,日产方面主要用在2019年推出的Altima高功率车型上,在国内也就是新天籁。另一款1.5T三缸版本用在2021年推出的日产Rogue上,也就是国内的三缸奇骏,备受争议。
大规模召回暴露的技术短板
根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文件显示,日产将于2025年8月25日起,召回443899辆搭载VC-Turbo发动机的车型。召回原因是多连杆机构的制造缺陷,可能导致轴承故障。这一机构正是VC-Turbo核心压缩比调整装置。一旦出现问题,轻则产生金属屑影响润滑系统,重则让发动机彻底报废,甚至高速上突然熄火,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受影响车型将检查机油盘是否存在金属碎屑,如果未发现金属碎屑:四缸车型更换机油,三缸车型更换机油与油底壳,并进行软件升级。若发现金属杂质,经评估后可能需更换整台发动机。这不仅意味着高昂的维修成本,更打击了消费者对这项技术的信心。
日产曾自信表示,这项发动机的轴承故障率远低于1%。但即便如此,哪怕千分之一的发生率,在数十万辆量产车上都足以酿成危机。在这背后,VC-Turbo暴露出几个关键短板:
首先VC-Turbo的压缩比调节机构复杂,涉及额外的连杆、执行机构与控制系统。这使得整台发动机内部件数量远超传统发动机。理论上很先进,但机械越复杂,容错率越低,故障概率也更高。
一旦出问题,VC-Turbo不像传统发动机那样可以轻松拆解维修,零部件稀缺、价格高昂。对维修技师也是一大挑战,后市场普遍表示不好修、不敢碰。在实际使用中,这款发动机曾出现水温难以上升的问题,冬季起步磨损大。
同时消费者反馈VC-Turbo的燃油经济性并不如同级混动车型,整个行业正在迅速转向混动与纯电动技术,VC-Turbo这类高精度内燃机技术与新能源趋势渐行渐远。日产如今在混动领域节节落后,VC-Turbo反而成为包袱。
选车侦探观点:日产VC-Turbo发动机的初衷是好的,在许多工程师眼中,这项技术是个突破,因为真正量产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寥寥无几。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项奇思妙想的技术不仅未能成为行业标配,反而在大规模召回中让日产背负巨额损失与品牌声誉风险。也提醒我们,技术的领先必须建立在可靠性与用户体验之上。目前国内还没有召回信息,是否与北美同步没有准确消息,大家觉得这项技术怎么样?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