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一汽建厂72周年
一汽被誉为“新中国汽车工业摇篮”
1953年7月15日
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市西南举行奠基典礼
经过3年艰苦的努力
1956年7月13日
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解放”下线
结束了新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1956年,长春市各界群众欢庆一汽第一批解放汽车试制成功。
七十二载春秋流转
从诞育新中国第一辆汽车的“摇篮”
到如今智能电动化浪潮的“排头兵”
中国一汽以“变”为刃
在时代浪潮中劈开一条从跟跑到领跑的创新之路
解放之变
第一辆汽车 →→→ 第七代卡车
自1956年第一辆国产解放汽车驶下装配线
到七代车型更迭
一汽解放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助力道路运输行业能效升级与绿色转型
1956年7月13日,新中国第一辆解放汽车驶下总装配线。
2025年2月7日,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的一汽解放J7整车智能工厂,车辆等待下线。
红旗之变
第一辆高级轿车 →→→ 红旗金葵花国雅轿车
1958年
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诞生
红旗轿车式样美观、典雅,内外装饰富有民族风格
2024年11月
行政轿车红旗金葵花国雅正式上市
2025年6月份
红旗品牌单月销量突破5.2万辆
同比增长29.6%
1-6月累计销量突破22.5万辆
同比增长11.8%
1958年,一汽研制成功新中国第一辆高级轿车——红旗轿车。图为当时出车的场景。
2025年7月12日在第22届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现场展出的红旗金葵花国雅车型。
一汽-大众之变
捷达 →→→ 速腾L
1991年
捷达作为一汽-大众首款国产车型被引入中国市场
凭借耐用性与经济性
捷达成为众多家庭的第一辆汽车
捷达、宝来、高尔夫、迈腾、速腾……
多年来一汽大众贡献了不少经典车型
2025年7月9日
第430万辆速腾整车在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下线
从家庭首车的温情起步
到百万量级的生产积累
勾勒出中国汽车消费升级
与中外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的时代轨迹
1991年12月5日,第一辆捷达A2轿车在一汽轿车厂总装线组装下线。
2025年7月9日,一汽-大众第430万辆速腾在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下线。
驾驶之变
“老司机” →→→ 智能驾驶
从老司机靠“感觉”控油门、凭“经验”避盲区
到一汽解放“无人集卡”在港口安全完成运输作业
从 “人适应车” 到 “车更懂人”
这场变革让驾驶变得更加从容
1956年,纪录片《第一辆汽车》里一位司机试驾解放卡车。
2021年10月,解放无人驾驶卡车在山东港口日照港排队等待作业。
产能之变
第一辆解放汽车下线 →→→ 半年销量达157万辆
1956年7月13日
第一辆解放汽车在长春下线
2025年1-6月
中国一汽整车销量突破157.1万辆
同比增长6.1%
从 “第一辆车” 到 “百万辆” 的跃迁
标志着新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
从汽车生产大国向技术强国的质变
1956年7月14日,人们夹道欢迎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出的一批国产解放汽车。
2025年7月12日,人们在第22届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红旗品牌展区参观游览。
造车技术之变
手工 →→→ 机器人
从用锤子敲出钣金
到机械臂快速精准焊接
从依赖工匠的经验
到依托智能机器人“工友”的精准把控
中国一汽实现了造车技术的蜕变
如今,在智能自动化生产线上
这里每分钟都有新车下线
1971年,一汽工人们在生产线上装配汽车。
在位于吉林长春的一汽红旗繁荣工厂焊装车间内,机器人焊装车辆零部件(2023年7月6日摄)。
动力之变
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发动机 →→→ 智慧动力域
2001年
一汽解放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发动机问世
成为叩开动力自主大门的里程碑
2025年7月13日
一汽解放发布多款智慧动力域
不仅是技术迭代的缩影
更成为驱动行业向前的澎湃力量
彰显着中国“动力”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2001年,一汽解放拥有的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发动机CA6DL基本型柴油机。
图为2025年7月13日一汽解放发布的多款智慧动力域产品(发动机+变速箱+车桥)。
工厂之变
建厂 →→→ NBD总部
曾经的一汽荒原建厂、三年投产
结束了新中国不能造车的历史
“闯”出诸多“新中国第一”
近年来
一汽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
旗下多个工厂实现制造技术与数智技术深度融合
1956年拍摄的一汽厂区一号门。
2025年7月9日拍摄的中国一汽集团NBD(新建筑区)总部。
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的夯声
到智能制造工厂的机械臂舞动
七十二载风云变幻
中国一汽用众多的“变”
书写了一部民族工业的奋斗史诗
从解放卡车的滚滚车轮到红旗轿车的璀璨星光
从车间里的扳手叮当到智能机器人的迅速高效
每一次变革都镌刻着 “产业报国” 的初心
每一次突破都凝聚着 “创新驱动” 的智慧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一汽正以“智变”引领“质变”
在全球汽车产业的星辰大海中
继续书写属于中国汽车工业的传奇
记者:张楠 颜麟蕴
编辑:张铖
资料照片来源:中国照片档案馆 中国一汽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