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版本齐发的福特烈马新能源,是破局者还是匆匆过客。
7月17日,福特纵横正式发布福特烈马新能源车型外观图。与此同时,该车也同步出现在工信部第397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名单中,完成官方公示。
作为福特在华推出的第二款新能源产品,这款车型与此前的福特电马形成鲜明差异——此次福特烈马新能源一次性推出纯电版与增程版两个版本,以双动力布局开启其在华新能源市场的征程。
具体来看,其中增程版搭载同级最大43.7kWh电池,CLTC纯电续航220km,满油满电综合续航1220km。纯电版车型配备105.4kWh超充电池组,续航达到650km并支持高压快充技术。
外观设计上,福特烈马新能源延续家族标志性基因,保留了福特烈马挺拔的车身姿态、利落的肩线以及饱满的轮拱设计,在保留力量感的同时更显简洁凝练。
智能化配置方面,福特烈马新能源配备激光雷达和30+高精度传感器/摄像头,实现高阶辅助驾驶。官方对此形容为“新车将达到行业第一梯队的智能辅助驾驶能力和智舱体验。”
可见,福特方面对其抱有厚重期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福特烈马新能源所涉足的中大型SUV以及越野SUV细分领域已“高手如林”。
目前以坦克、方程豹为代表的本土品牌已经在新能源越野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坦克品牌凭借坦克300、坦克500等车型,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其产品在越野性能、配置丰富度以及价格方面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方程豹品牌则以独特的设计和创新的技术,吸引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此外,还有众多其他品牌也纷纷布局新能源越野市场,不断推出新车型,市场竞争呈现白热化态势。福特烈马新能源要在这样的环境中脱颖而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福特烈马新能源的推出可视为福特对中国新能源市场发起的又一次标志性冲击。而这“又一次”的背后,正是源于其首款新能源战略产品福特电马的“出师未捷”——那款承载着品牌电动化转型厚望的车型,最终未能在市场上取得预期中的突破,也让此次烈马新能源的登场更具战略意义。
时间回到2021年4月,福特正式发布MustangMach-E车型(中文名称“福特电马”),并于当年年底开启交付。彼时的福特电马被福特中国抱有极高的期望,它与长安福特的联系仅在于生产环节,销售则由蓝色马赫负责,并搭建有相应的直营销售渠道。
即便如此,福特电马在中国市场并没有一炮而红,因为疫情、产品、渠道以及定价等,销量十分低迷,上市四年仍未打开局面。据了解,因销量低迷该车目前已经停售。
首款新能源战略产品失利后,福特在中国新能源市场更是鲜有布局。与此同时,由于新能源布局的长期缺位将这家老牌合资车企推向市场边缘,让其在竞争白热化的中国车市中,颓势愈发显著。
如今,福特寄望于烈马新能源的推出,试图借这一经典IP扭转当前在华新能源业务的颓势。但不容忽视的是,当下的中国新能源市场已非四年前可比——即便是新能源越野这一曾被视为“蓝海”的细分领域,也正随着各路玩家的涌入日趋饱和。
福特烈马作为面向小众越野发烧友的硬派车型,受众基数本就有限,而涉足新能源赛道更是将市场进一步收窄。国产车敢于尝试,依托的是深厚的新能源技术沉淀;但合资品牌中,即便是奔驰、路虎等豪华品牌,此前的同类动作也未能成功。以福特目前的市场影响力与技术储备,烈马新能源化之路面临巨大挑战。
诚然,福特烈马(燃油版Bronco)凭借六十余年的历史积淀积累了广泛的粉丝群体,但从其当前在中国市场月均600余辆的市场表现来看,这一经典IP的号召力已显疲态。在此背景下,烈马新能源究竟能成为经典IP在电动化时代的焕新之作,还是终将沦为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匆匆过客,仍需时间与市场的双重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