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无轨电动平车,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就是个带轮子的搬运车嘛”,但真要细究起来,光是电池这一项就藏着不少门道。尤其是不同承重的平车,电池选不对,要么拉不动货,要么天天充电耽误事,甚至还可能埋下安全隐患。今天就跟大家掰扯掰扯,不同承重的无轨电动平车,电池选型到底差在哪儿。
先得明确:承重不同,对电池的“力气”要求天差地别
咱们先拿常见的承重范围举例子,比如轻型平车(1-5吨)、中型平车(5-20吨)和重型平车(20吨以上),这三类对电池的需求几乎是“差一个量级,差一个世界”。
轻型平车平时拉点小零件、工具箱,活儿不重,运行速度也不快,对电池的“爆发力”要求不高,更看重“轻便”和“续航稳定”。就像咱们骑电动自行车,买菜接娃用,不用太猛,但得能跑一天。
但重型平车就不一样了,比如拉20吨以上的钢构件,启动瞬间需要巨大的电流,爬坡、转弯时也得持续输出大动力,这时候电池要是“力气不够”,轻则启动不了,重则可能因为过载发热,影响使用寿命甚至引发故障。这就好比大货车和小轿车,货车发动机必须更强劲,不然拉不动货,电池也是一个道理。
核心差异一:电池容量,不是越大越好,但“承重越大,底线越高”
容量是电池的“肚子”,装多少电全看它。但选容量可不是简单“越大越好”,得跟承重匹配。
轻型平车(1-5吨)每天跑的路程可能就几公里,装卸频率也不高,选个50-100Ah(安时)的电池基本够用。比如车间里从A区到B区来回几趟,一天充一次电妥妥的,容量太大反而增加平车自重,白耗电。
中型平车(5-20吨)就得多考虑了,这类车往往要在厂区里频繁穿梭,有时候还得拉着货爬坡、过坎,能耗更高。这时候电池容量至少得100-200Ah,而且是“高倍率放电”类型——简单说就是能快速释放电量,保证关键时刻“有劲”。
到了重型平车(20吨以上),容量基本得200Ah往上,甚至有的会用到400Ah以上的大容量电池组。为啥?因为它不光要拉动巨重的货物,自身重量也比轻型车大得多,跑一趟的能耗可能是轻型车的10倍以上。就像大卡车的油箱肯定比小轿车大,重型平车的电池也得“肚子够大”,才能撑住一天的活儿。
核心差异二:电池类型,铅酸还是锂电?承重不同,“性价比”答案也不同
现在市面上主流的电池就两种:铅酸电池和锂电池。选哪种,跟承重关系很大。
轻型平车选铅酸电池的不少,为啥?便宜、维护简单,虽然比锂电重一点,但轻型车本身不重,多出来的重量影响不大。比如车间里偶尔用的小平车,一天充一次电,铅酸电池能用两三年,性价比挺高。
但到了中型尤其是重型平车,锂电池就更吃香了。首先,锂电池能量密度高,同样的体积下,比铅酸电池能多装30%以上的电,能减少平车自身的“无效重量”——毕竟平车自己太重,也是在浪费动力。其次,锂电池的放电效率更稳定,大电流输出时电压下降少,拉着重物爬坡、加速时不容易“掉链子”。再者,锂电池循环寿命长,充放电1000次以上还能用,重型平车天天高强度工作,算下来反而比频繁换铅酸电池更划算。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一些对成本特别敏感、使用频率不高的中型平车,也可能选大容量铅酸电池,但长远看,承重越大,锂电池的“综合性价比”越突出。
核心差异三:充电和散热,承重越大,要求越“苛刻”
别以为选好电池就完了,充电和散热也是跟着承重走的。
轻型平车充电随便找个插座就行,功率小,充6-8小时满电,散热也简单,毕竟放电强度低,电池不容易发烫。
但重型平车的电池组往往是好几块电池串联,充电功率大,得专门配高功率充电器,不然充一晚上都充不满。而且重型车放电时电池发热厉害,必须带散热设计——有的是加装风扇,有的是用镂空电池箱,甚至还有液冷散热的。之前见过一个工厂,重型平车没做好散热,夏天高温时电池鼓包,不仅得换电池,还耽误了好几天生产,亏大了。